历城二中姜浩:
“良师益友”,为学生打造特色课堂
2019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他十年前怀揣梦想与热情重回母校,在数学教师和班主任的岗位上为母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常常为了学生,顾不上自己的家和孩子。他是学生眼中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一个温暖可靠的港湾,他就是曾获得“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的历城二中教师姜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潘世金 实习生 郭梦雨         

严师益友
他是学生温暖安全的港湾

  2009年,谨记着“人生在勤 志达天下”的校训,姜浩回到母校历城二中,成为了一名数学教师和班主任。
  “我和姜浩结婚也快八年了,作为妻子,我经常抱怨他不顾家,不管孩子。但作为同事,更多的是对他的欣赏和佩服。”妻子孟密密回忆说,刚结婚的时候,有次她晚自习值完班回到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边吃面条边打吊瓶的学生。“姜浩笑嘻嘻地和我解释,太晚了,孩子打吊瓶他不放心,就带家里来了。
  2012年3月,姜浩的班里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原因,产生了厌学情绪,性格也变得偏执、孤僻,他敏感地察觉到了这名学生的情况,多次找这名学生谈心,为她排忧解愁。一天,这名学生再度情绪崩溃,半夜给家长打电话,但当时她的家长正在外地,无法赶到,只好给老师打电话寻求帮助。虽已凌晨,姜浩二话没说就去做学生工作,担心学生出事,又把学生带回了家,时刻关注着。当时姜浩的母亲恰好在小学负责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他便找到母亲帮忙,把学生送到父母那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学生的妈妈和姜浩的母亲还成了好朋友,直到现在还经常联系。
  劳碌奔波的夜晚,在姜浩的班主任生涯中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接手52级8班的时候,姜浩开学前就把办公桌搬到了教室后面,从早到晚在班里办公,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用全身心的陪伴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爱与期待。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他经常是比学生来得早,比学生走得晚。即便是回家,也是“爸走娃未醒,爸归娃已睡”的状态。
  不管是把学生带回家,还是不顾家的照顾学生,姜浩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自己是一个温暖可靠的避风港。
打造特色课堂
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我觉得我做的事挺普通,当老师是一个良心活,当年我老师是这么教我的,现在我就这么教我的学生。”作为一个班主任,姜浩尽最大努力,以自己的责任心、进取心来对待工作,用自己的良心、爱心来对待学生。发现学生情绪不对,请学生吃个饭,吃饭的时候顺便把问题解决了;看谁学习不在状态,带学生看个球,通过看球汲取学习的动力。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姜浩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在精心打磨自己的课,打造特色课堂。首先,姜浩习惯深度研究课本,并会在上课的前十分钟为学生们解读自己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知识的联系和前后的衔接上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上课10分钟,备课2小时”就成了他的常态。他经常随身携带教材,随时随地备课,“每次给他洗衣服掏口袋总能掏出学案或试卷,我家床头、车座上也经常出现数学题的身影。我经常‘嘲笑’他,他做的数学卷子不像老师做的,更像是学生做的。”妻子孟密密说。 
  其次,姜浩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他评价自己为“特别严厉”,“我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学生一定要充分思考之后回答,回答的对错都没有关系,但一定要体现自己思考的过程。”2012年时,姜浩接手的高二文科班里的一个女生在他的特色课堂的帮助下,数学成绩从开始的70分提升到高考时的143分,并成功考入山东大学。
  姜浩勤勤恳恳的艰辛付出,换来的是学生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是家长一双双感激的眼眸,是一份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他所带班级学生团结一心,凝聚力强,47级2班获“济南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他曾获得“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迄今为止历城二中考入清华大学的两名文科学生均是他的学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