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论坛 -播客 -微博 -拍客 -活动 -全媒体 -晚报电子版 - 晚报数字报 - 生活日报 -邮箱 -wap网站 -便民 -专题 - 世博
 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2010年10月12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10月10日刊登了“垃圾分类,您参与了吗”的话题讨论后,很多读者向本报表达了对此的建议和态度,环卫部门也参与讨论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居民魏春燕:她住在书院小区,到目前为止,小区还从未开展分类等方面的活动。环卫工人在收垃圾时也是全部混在一起的,家里也没有可降解的分类垃圾袋。她认为,临沂市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不足,很多居民并没有垃圾分类的观念,也根本搞不清垃圾的分类。

    居民姜超:垃圾的“可回收”,“不可回收”,一般人根本没这个概念,垃圾箱上应明确而显眼地标注哪几种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加大教育力度。最好开发种智能设备安装在垃圾投放口,可以识别塑料、金属等,进行分类检测。

    网友渐渐:我所在的小区至今没有统一开展任何垃圾分类的活动,所有垃圾都装进同样的垃圾桶。只有居民自己把塑料瓶、硬纸板之类的废品攒起来卖给私营的废品回收处,所谓分类,也就到此为止。

    临沂市垃圾处理填埋厂:临沂有两家垃圾处理厂,处理垃圾的方式都是填埋,而运输到填埋场的垃圾都是混合垃圾,直接进行填满,垃圾分类,必须是从源头抓起的,不能运到了填埋场再分类。

    记者 张帆整理

    多数市民无垃圾分类习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言
只因供水改造供暖就要泡汤?
家门口看大戏
无标题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