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4日讯(记者 陈海芹 通讯员 仲海青) 从2日持续至3日的强降雨告别青岛。记者从青岛市水文局获悉,受降水影响,青岛市11条主要河道出现今年的首个洪峰,全市大、中型水库进水2831万立方米,3座水库水位超过汛中限制水位。
7月2日至3日,由于上游降水较大,云溪河、洋河、风河、白沙河、李村河、张村河等11条主要河道出现洪峰。据水文局水情处工作人员介绍,只要降水量够大,大多数河流均会出现不同流量的洪峰,“但这次降水量大且急,因此11条主要河流集中出现洪峰还是今年首
次。”该工作人员说。
由于降水量较大,截至7月4日6时,全市大、中型水库共进水2831万立方米。其中,崂山水库进水854万立方米,山洲水库进水418万立方米,产芝水库进水348万立方米,青年水库进水233万立方米,孙家屯水库进水168万立方米,铁山水库进水141万立方米,吉利河水库进水120万立方米,陡崖子水库进水116万立方米。记者了解到,4日6时,产芝水库水位达到71.01米,超出汛中限制水位0.01米。另外,胶州的山洲、青年两大水库的水位也均到达汛中限制水位,其中山洲水库水位为41.12米,超过汛中限制水位
0.12米,青年水库水位为16.32米与汛中限制水位持平。
据水情处工作人员介绍,水位到达汛中限制水位的水库水情目前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汛中限制水位主要是为汛中水库预留出一定的防洪库容,目前的蓄水量还达不到警戒水位的程度。”据了解,此次降水对缓解黄岛、胶南、崂山的旱情特别是增加水库蓄水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整个降水过程对全市蓄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以目前市区居民每天用水60万立方米来说,各大中型水库两天的进水就够市区居民用上近50天。”该工作人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