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艳菊
邻家有祖母,年轻时从很远的地方嫁过来后,乡村那原本朴素的院子里就有了花香。她喜欢花,年年都养一庭院。花落,她收集起来,装在小碎布缝制的香袋中,放在衣柜里。她总是要多做一些香袋,分送给邻人和亲戚。年年如此,很多人都受过她微小而郑重的恩惠。
祖母一年四季虽称不上光鲜亮丽,但总是穿戴齐整。有人或无人,出门或在家,她坚持把自己收拾得爽朗干净。其实,祖母家贫,她却会在有限的环境下,把头发梳得整齐,简单的月白衫子穿出温暖芳香的味道。她也不甚美,又瘦又小,还不能说话,可是在我们心里她始终很美。过去在老家,我们不叫她哑巴祖母,而亲切地称她为香祖母。那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对她的敬重和喜爱。
读中学时,有一位平日不苟言笑的语文老师,教起书来却是细致温柔熨帖。他一直用他的坚持为我们守护着一个习惯,每当课前,他总会用几分钟时间为我们讲解一首诗词,要求我们记在笔记本上,课后背诵。那笔记本是新学期开始时他从文具店买来,送给每个学生的见面礼物。多年来,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他一直坚持着这微小而郑重的习惯。他自然有他的要求,要每个学生工工整整地把他讲解的诗词抄在那笔记本上,且会严厉地提问记诵情况。奇怪的是,哪怕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会认真地做这件事情。等到学期结束,笔记本不知不觉竟已有了厚厚的分量,而我们也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很多首诗词。一直到数年后,他教给我们的诗词还铭刻在心中,生活中时不时应景地脱口而出一两句,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韵味和生趣。语文老师那微小而郑重的习惯,让他的学生受益一生。
刚毕业那会儿,在一个小工厂上班,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上网,无所事事,偶尔逛到了一家晚报的论坛,很多人在里面贴文章,热热闹闹的。有一位热心的版主每天都会在论坛里播报晚报发表的文章,送小红花。我读书时就喜欢文字,于是也信笔写了两篇,贴了进去。没想到很快就发在了晚报上,文字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很开心,满世界找晚报所在那个城市的朋友帮我买报纸。不料竟收到了那位版主的短信,问我是否要样报,他可以给我寄。
很快,就收到了他寄给我的报纸。那时候,已要过年了,便回了老家,文字的事也就搁浅了。过年以后,我重新找了一家公司,很忙碌,无暇顾及文字,更没有闲情逛论坛了。这一丢就是六年,直到近年才把文字捡起,坚持写着,也有了很多收获。而最初的那个论坛,已是飘飞的云烟,差不多都忘记了。然而,就在前几天,我有一篇文章又发在那家晚报上,因缘际会,又来到当年的论坛,竟和以前一模一样!版主还是那位版主,报喜的方式还是当年那样的小红花,谁想要样报,他就给谁邮寄。那一刻,突然又惊奇又感动。这么多年,那位版主的执着坚守,不知道慰藉温暖了多少文学之路上的初心。
迢迢路途,总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把微小的事郑重虔诚地坚持着,让我们在微茫辛劳的生活里感受这一路的风景旖旎、温情脉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