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送进企业,机会更多了
济宁市人社局多措并举,为企业稳岗解除后顾之忧
2020年06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编辑:汪泷 组版:李腾 校对:李锡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新闻
找记者 上壹点
B03
  文/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徐文锋 李岩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济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力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截至4月底,全市实现新就业2.44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36.3%;城镇登记失业率2.91%,低于4.5%的省定控制线。
技能培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大家要像我一样,把小毛巾再对折,形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放到手里。”6月8日,在位于太白楼路的济宁市阳光大姐家政服务中心三楼,讲师陈咏梅正在授课。
  讲台下面,坐着21名新学员,这是她们接触月嫂这个行业的第一步。因为这份职业是与孩子打交道,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每名学员都在认真的记着笔记,而桌子旁还都放着一个仿真娃娃。待到这一章节的理论知识讲授的差不多了,陈咏梅则开始指导大家如何用仿真娃娃进行实际操作,“这才是她们的第二节课,所以操作起来还很生疏。”每当看到有学员的操作不是很规范时,陈咏梅都会走到跟前,手把手的教给她手势该如何,小毛巾该从哪个角度擦拭婴幼儿的眼睛。
  作为在济宁人心中,可以称之为“家政老字号”的阳光大姐,其家政培训一直都为人称道。只不过与往昔不同的是,这次的培训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开设的首期培训班,“在济宁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疫情期间我们不仅开设了线上培训,而且在全面复工复产之后,又支持我们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重新开设了线下培训班。”阳光大姐总经理顾爱平告诉记者。
  顾爱平口中的“线上培训”,其实也是受疫情影响,阳光大姐尝试的一次突破性的举措。因为疫情期间家政服务几乎停滞,所以公司决定让家政人员通过线上培训,进行岗中技能提升,“主要开设的中式面点培训,这项技能培训不仅可以在复工复产后,让月嫂、育儿嫂更好的为孩子准备健康膳食,而且如果想换份工作,通过我们提供的证书,还可以入职饭店等餐饮业。”
  在课程休息的功夫,学员乔立菊告诉记者,疫情之前她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后来受疫情影响她决定辞职换份工作,“刚好有朋友介绍说可以来阳光大姐参加月嫂培训,我又很喜欢孩子,就决定尝试下。”顾爱平说,受政策的扶持,学员全部都是免费接受培训的,“而且培训合格之后我们还会提供就业机会。”
  免费培训的好政策,让更多人掌握了就业技能。
月入两三千中午还管饭       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如果说因为疫情的影响,家政行业或多或少会受到些冲击的话,那么对于坐落在梁山县拳铺镇南盛庄村的扶贫车间而言,这里的机器在疫情期间不仅24小时不停歇,工人们的收入更是成倍的增长,“订单最多的时候,村子外的马路上停满了等着取货的大卡车。”时至今日说起来,村支书的言语中都还有一丝兴奋。
  在这座车间的外墙上,写着“南盛庄村致富车间”以及“乡村振兴再腾飞”的大字。梁山兆胜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吉磊早早的等在了这里,一边推开车间的大门,一边对记者说:“像这样的扶贫车间,我在梁山一共建起了三个。”在不大的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正穿着工装,带着口罩、手套,坐在自己的工位前忙碌着。门口处一台体积不小的机器正运转着,一卷厚厚的熔喷布被自动切割成小块,在另一侧“吐”出来之后,便成了一副副口罩。
  在疫情期间,原本为青岛服装企业代工的扶贫车间,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也投入到了防护口罩的生产大军当中。吉磊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这座车间24小时不停歇,“人歇机器不歇,80多名工人两班倒。”那段时间,车间一天可以生产多达50万只口罩,除了送往抗疫一线之外,还出口到欧洲多个国家,“因为销量好,工人们的工资也翻了倍。”
  在这里,有将近20名工人是周边村子的贫困户,他们有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家人身患重病或残疾,无法抛家舍业的去外地打工。于是,吉磊这个来梁山投资的企业家,在济宁市人社局的指导下,建起了扶贫车间,“我与梁山县的3个村子签了‘扶贫协议’,以5公里左右为单位,让每个车间都尽可能多的辐射到周边的贫困户。”
  其实,说是与3个村子签了协议,但仅南盛庄村的扶贫车间,就雇佣了周边多个村子的贫困户。“来车间打工的贫困户远不止三个村子的,加一起大约有100多人。”吉磊说,贫困户在车间里加工服装,每个月最低收入有2500元,疫情期间因为口罩的产量大,贫困户的月收入能超过5000元,“中午还管顿饭。”这对于不能出远门又身背养家糊口重担的贫困户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疫情之后业务量不降反增       好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
  村里有了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有了稳岗政策扶持,在疫情之后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全面复工复产的大潮中,同样企业效益逆市上扬的现象也出现在高新区。当记者来到高新区开源路最东面时,坐落在这里的山东太阳耐磨件有限公司里,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尤其是最近因为业务量激增,董事长孙宪军决定要进一步打响企业的自主品牌,所以一侧的厂房里机器轰鸣声不断,另一侧几名工人则正对企业的办公楼进行最后的修饰,进门处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彰显了企业对未来的“野心”。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我就是那个生产好钢的。”每逢介绍自己的公司,孙宪军都如是说。这家只有100人左右的企业,主要生产诸如推土机、挖掘机等重型机械设备上的耐磨件,凭借着自主研发,其产品获得了卡特彼勒、JCB、小松、徐工、柳工、山推等国内外机械巨头的认可,“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了1.2亿元,今年虽然因为疫情受到些影响,但仍然要力争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这家成立了10年的公司,早前生产规模较小,人员流动也比较大。孙宪军出任董事长后,意图打响自主品牌的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人才留住,“所以这两年一直在提升员工福利待遇,其中,按时为员工缴纳社保就是其中一项举措。”尤其是在疫情之后,虽然主要依靠出口的公司因为海外疫情的原因订单受到影响,但孙宪军本着“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态度,积极开拓更广泛的海外市场,在复工复产后的两个月里,订单不降反增,“为了满足产能扩大,疫情之后我这儿还增加了十几个工作岗位,而且第一时间为新上岗的工人办理社保,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
  济宁市人社局一系列稳企业稳岗位的政策,让这家公司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扶持。“疫情出现以来,公司享受了国家的很多政策,在社保这一块我们是中小微企业,单位缴费部分全面,截止到现在一共减免约25万元,让企业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公司财务部部长邓慧勇介绍说。此外,公司还获得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扶持,“我们申请了400万元的贷款,不仅手续十分便捷,政府还贴息50%,切实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市人社局也给予了公司援企稳岗补贴,2万多元已经拨付到企业账户。

  相关链接
四项工程助推 “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
  为稳定就业基本盘,济宁市人社局不断推进政策落实、服务落地,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20〕5号文件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济宁市应对疫情稳就业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开展“政策敲门”“无申请办理”“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便利度。截至5月底,全市社保费减免12.03亿元,为6316家企业返还稳岗资金1.1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压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19万人,切实提升了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43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5537人、企业100家。
  同时,开展“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通过实施技能提升、供需对接、岗位开发、创业扶持4项工程,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摸排重点群体需求人员2797人,企业岗位32519个。
  强化用工保障服务,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举办“战疫情、保复工”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在全省率先举办“网络直播招聘会”,邀请企业通过“抖音”直播平台发布岗位、远程面试。举办18期“职通济宁”在线直播招聘,人社服务专员变身“网络主播”,通过直播镜头带领求职者走进经典集团等重点企业,发布招聘岗位3019个,在线参与人数7018人。各类招聘活动共为5590家次企业解决用工1.76万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