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济宁成全省样板
企业有“温度”,营商“加速度”
2022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 纸 蝶 变  只 为 一 城
0531-85193700 13869196706
读者热线>>>
找记者 上壹点
2022.5.6
星期五
  记者 褚思雨 孔媛媛 孔 贤 通讯员 孙青池

  “营”在济宁(“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试点),凭啥成为全国试点中的山东唯一?引进来、留得住是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其中留在济宁发展的许多个理由中,营商环境更是“心头肉”。济宁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盼,陆续推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先进做法。在2021年山东省营商环境建设成效考核中,济宁市营商环境继续位列第一方阵。
  作为全国8个“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全省唯一),去年6月,全国“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改革试点”现场调研在济宁举办,济宁典型做法全国推广。今年,济宁市人社局将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为契机,加快人社领域服务提质增效,让广大企业感受到济宁的“温度”和“速度”。

  “楼小二”向恒旺集团宣传新政策。
  任城区“9号议事”助企业解难题。
  楼宇自治
畅通园区微循环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的感受最直观。任城区仙营街道建立全省首家商务楼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率先提出“楼宇自治”理念,如今“楼小二”成为商务楼内最受欢迎的群体。
  “‘楼小二’们经常上门服务、宣传新政策、帮助招工,员工提出的需求他们都放在心上。在这里办公,我们很舒心。”说起济宁市的营商环境,进驻仙营街道海能电商园的济宁恒旺工矿机械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陈营有着最为真切地感受。前不久,“九号议事”理事会协调公司完善管理制度,设置了员工休息区、茶水间,免费为员工提供饮品、加班餐、报销加班租车费用等,提升了企业职工幸福感和获得感。
  地处济宁中心城区,任城区商务楼宇数量众多、企业集中,商务楼宇劳动关系治理一度面临“缺抓手、缺载体、缺平台”的问题。如何推动楼宇内部企业和职工自治,畅通基层治理的微循环,成为促进劳动关系“大和谐”的关键一环。
  紧抓全国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有利时机,2020年4月,济宁市在仙营街道建立全省首家商务楼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率先提出“楼宇自治”理念,建立“九号议事”民主协商机制,每月9号举办协商会议,楼宇企业和职工自主参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任城区人社局劳动关系科工作人员刘鹏宇表示,通过“九号议事”这种方式,很多商务楼宇形成畅通的“治理微循环”体系。商务楼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模式运营成熟后,目前全市已建成此类服务站24个、覆盖企业3200余家,累计解决楼宇企业和职工需求370余项。
  海能电商园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服务专员井广东介绍,为保障“九号议事”民主协商机制的有效实施,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建立共享资源、企业需求、服务项目三张清单机制,将需求和楼宇资源供给精准对接,汇集资源解难题。服务站还吸纳楼宇党员、物业管理员、工会成员等力量,组建“楼小二”服务先锋队,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协办和预约服务。“企业有需求,我们就有服务。”
源头治理
矛盾一笑泯恩仇

  道德建设,知之不难、行之不容易。
  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运河文化的集聚兴盛地,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济宁探索打造了“和为贵”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品牌,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实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管理。目前不少企业的劳资矛盾中的“头大”问题迎刃而解。  
  位于邹城市的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现代化化工企业,在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人为劳资矛盾“头大”的同时,这家超过2000人职工的企业一直有着劳动关系和谐的业界好口碑。“企业运转中,免不了有吵吵嚷嚷、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磕磕绊绊,只要事前预防做好普法工作,再通过调解组织的快速介入,基本就可以做到‘一笑泯恩仇’了。”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宋海萍一语道出秘诀。去年,荣信集团制定《荣信集团劳动争议预防责任制管理办法》,从总经理到班组长层层签订责任书,主动了解企业职工真实情况,掌握劳动关系领域情况。自实施劳动争议预防责任制以来,企业未发生一起劳动争议案件。
  完善的制度是劳动争议的“预防针”。济宁打造的“和为贵”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品牌,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实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管理。同时,鼓励企业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创新实施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责任制,使得大量的劳动争议纠纷在基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现劳动争议源头治理。目前,济宁已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00%全覆盖。
  劳动和谐关系看似缥缈,实则是制约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一环。“企业既是劳动纠纷产生的基本单元,也是化解矛盾的最佳场所。”济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姜广勤介绍,济宁创新实施多元调解,由人社、法院、司法、工会等部门联动成立全省首家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宣讲团,规范企业用工、减少劳动争议;组建了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联盟,联合全市30余家企业商会(协会),覆盖2000多家企业,在劳动用工风险防控方面建立共建协作机制,构建了劳动争议调解多元处理工作格局。2020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4737件,其中调解结案3553件,调解结案率达75%以上。
       (下转B02版)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刘凯平 组版:曾彦红 校对:郭纪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