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景美人气旺,景区防疫不松懈
严管细抓,游客舒心我开心
2022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区·新城
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C03
  景区核酸采样点
另辟蹊径解难题

  5月3日下午,“请佩戴口罩,扫描场所码才可进入景区”。记者在太白湖景区入口看到,樊桂伟和工作人员们不断地提示游客规范进入景区,为减少人员聚集,正门入口处搭设了分流通道,预留充足的空间供游客入场。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游客们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扫描场所码并做好身份信息登记后,有序通过测温安检门。
  樊桂伟脚步不停,一直忙碌着景区的各项繁琐工作,他告诉记者,五一假期,景区严格落实流量管控政策,保证太白湖景区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也就是5万人,瞬时承载量为1万6千人左右。同时,景区安排了执勤人员,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和消杀防疫,并在景区出入口、重要景点、休息区等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配备专人加强疏导,避免人员聚集。
  景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准备从节前就展开了,负责统筹各项工作的樊桂伟对上协调,为太白湖景区内争取了一个核酸检测采样点。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核酸检测采样点必须要连接宽带网线,而景区没有可供线路的地方,等宽带网络公司重新调整线路势必会耽误数个工作日,从而错过假期期间景区提供的核酸采样点。
  樊桂伟另辟蹊径,在为停车场收费系统预留的网线中扯出了200多米,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连通了景区和防疫之间的线路。如此,既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了核酸检测的便利,又能够方便景区工作人员达成“一日一测”的疫情防控规定。负责停车场的工作人员杨传战听闻此事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夸赞樊桂伟是大伙儿的“及时雨”。
严抓细管心无悔
游客舒心我开心

  樊桂伟在太白湖景区从事旅游服务行业8年以来,一直任劳任怨,是游客的贴心人、是同事们的“及时雨”,选择旅游这个行业就意味着其他人休息放假时正是樊桂伟最忙的时候,3日恰逢大儿子的9岁生日,樊桂伟只能许诺了儿子晚上回家陪他吃蛋糕,仍坚守在景区疫情防控的岗位上。
  “虽然有遗憾,但是我不后悔。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出于热爱、出于责任,我必须坚守在这里。”樊桂伟说,他致力于将景区管理工作提升为服务意识,从对景区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培训和宣教活动出发,提高景区人性化服务。例如,有很多老年人热衷于游园,但是没有智能手机难以扫描场所码登记进入景区,于是樊桂伟就培训一线工作人员,对老人实行出示纸质健康码,由工作人员反扫完成场所码登记。
  为了应对五一假期的人流高峰,在人员配置上樊桂伟压缩了盈利性质的工作岗位,将人员调至各个进出口从事疫情防控服务工作。此外,他还要求每日汇总数据,从细节分析疫情防控形势和游客流量趋势。“与往年相比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配合度更高了,大部分人、车都会自觉停下扫码入场,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樊桂伟说。
  令樊桂伟最开心的瞬间是游客们点赞景区的时候,景区就像是他的孩子,听到别人的夸奖感到自豪;又像是一幅亲手作的画,被别人驻足欣赏会感到雀跃。为守好景区防疫这一道防线,樊桂伟五一假期期间始终以严谨的态度仔细认真地安排部署各项防疫工作。区域消毒、体温测量、场所码行程码查验、实名制登记、温馨提醒游客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每日必须反复强调的工作,虽然烦琐无味,但正如樊桂伟所说:“防疫工作无小事,我们严抓细管累而无悔。”

  记者 王浩然 见习记者 胡韵涵 通讯员 范秀罗

  五一假期,济宁太白湖景区的游园景观和牡丹花卉吸引了大批游客,42岁的樊桂伟每天都出现在这片景区,并非是因为贪恋满园春色,而是选择坚守在景区防疫工作的一线。为创造舒心的旅游环境,樊桂伟力求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中的樊桂伟。
从技术员到项目专班副主任,孙玉珍做好“项目大管家” 学有所用,那是幸福的事儿
  见习记者 陈丹 丁安顺

  济宁金融中心,市一级星标项目,A2地块建设用地3.05公顷,包含一栋180米的金融大厦、一栋100米的财经大厦及一栋汇金服务中心。作为金融中心项目专班副主任,孙玉珍及其团队正是这张新名片的设计者、制造者、验收者。
  孙玉珍(右)查看项目现场。
  项目大管家
统筹推进一手抓

  五一假期,金融中心项目依旧在马不停蹄的施工中,3台塔吊吊着钢筋、板材有条不紊,工人在各栋楼宇施工建设。孙玉珍穿梭其中,监察施工质量、安全、扬尘治理、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金融中心项目专班成立以来,忙就成了他的常态。
  金融中心A2地块是北湖建设集团开发建设的EPC项目,即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执行起来既要把控总体又要落实细节,尤其施工前跟多部门的沟通协调,决定着项目的工期进度,当时最急需解决的还是土方开挖问题。最深的地方开挖深度可达26米,工程量极大,而且2020年11月15号就要进入封土期,期间一切地下工程暂停施工,封土期前完不成土方开挖,就要等到来年3月,工程进度关键节点将无法保障。孙玉珍倒排工期,在项目开工前的3个月里,就跑遍了市政、园林、交通、环保等部门,就施工中牵涉到的土地、安全、扬尘,甚至土方外运等细节问题一一对接沟通,确保项目2020年9月23日顺利动工,10月底完成所有的土方挖运,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2005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以来,孙玉珍一直深扎项目一线,系统的知识学习与丰富的实践应用,让他从技术员、质检员、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一路成长,“我考过了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职格证书,通过了高级工程师评审”。孙玉珍说,能将自己的专业有所应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很有成就感。”
凭一腔干劲
筑造高品质工程

  基坑土方施工完成后,基础阶段混凝土浇筑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大工程,由于技术硬指标,混凝土浇筑需要一次浇筑完成,以避免出现裂缝,发生漏水。其中“单次最大浇筑量多达8000立方,用时3天2夜”,孙玉珍说,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必须夜以继日的坚守,“加班也好,熬夜也罢,务必保证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正是凭着这股干劲拼劲,孙玉珍与团队一起保安全抓质量赶工期,在2022年元旦节前完成3号楼主体结构封顶,远远早于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A2地块中1号楼规划建设180米,建成后将成为济宁市第一高楼,而且与常规建筑核心筒结构不同的是,“它是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中间核心筒需要先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外围钢柱才能进行安装,这种不等高同步攀升工艺在济宁并不常见。”技术过硬的孙玉珍,从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工期等全面把控,“甲方,作为项目主体的总协调方,如何调动、管理总包、监理、跟踪咨询等各参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尤为关键,我们每周一下午3点都会开综合调度会,确保工程在质量、安全、进度、扬尘治理等方面万无一失。”驻地代表王春青说,孙玉珍是项目技术上的把关人,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支撑着项目稳步推进。
  “我们的安全目标是达到及获得‘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争创国家级‘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地’。质量目标是整体工程获得‘泰山杯’,争创‘鲁班奖’。”孙玉珍说,“A2地块建设将始终保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努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孔媛媛 组版:曾彦红 校对:陈睿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