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校园欺凌事件,哪些教训值得汲取
2023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面对低龄化的校园欺凌,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或多或少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这种行为既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杜绝。但是,有关方面决不能把无力当作无为的理由。只要有类似事件发生,家长和学校首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能想着“孩子还小,大了就好”,把自己置身于事外。
  近日,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发生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引发公众关注。
  9月26日,由当地教育、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参与的大同市联合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对多次实施辱骂、殴打、欺凌等严重不良行为的两名学生,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同时,公安机关也对这两名学生的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大成双语学校校长、两名副校长、涉事班级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分别给予了解除职务和辞退等处理。
  事件至此算是有了一个权威结论。两名学生确实多次实施辱骂、殴打、欺凌等严重不良行为,受害学生家长反映的情况属实,不存在所谓的“传谣”问题。学校领导、班级老师和欺凌者家长均对此事负有相应责任。
  大同市联合工作组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及各相关单位将深刻汲取此次事件教训,在全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强学校管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那么,如何才能“深刻汲取此次事件教训”?
  发生在大成双语学校的这个事件属于极端偶发个案,学校、老师和家长确实不容易预见到这么小的儿童竟然有这么严重的欺凌行为。如果只是事发之前失管失察,事发之后相关责任人能积极做好对受害学生及家长的安抚和疏导,这个事件或许还不至于激起舆论场的轩然大波。让受害学生及其家长雪上加霜的是,相关责任人在事后推诿、搪塞,以至于受害学生家长想要个正式的道歉都很难。
  按照现行的相关法律,不满12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此事件中两名欺凌者不足10岁。受害学生及其家长确实很难从欺凌者那里得到一报还一报的“公平”。可能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和欺凌者的家长,都觉得事情既然发生了,也不能拿欺凌者怎么样,只能下不为例,所以有意无意中就忽视了受害学生及其家长的权益和要求。在受害学生家长网上发帖公布此事之后,学校和涉事班级教师为减轻负面影响,反而采取了“围堵”“孤立”等措施,更是一错再错。
  面对低龄化的校园欺凌,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或多或少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这种行为既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杜绝。但是,有关方面决不能把无力当作无为的理由。只要有类似事件发生,家长和学校首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能想着“孩子还小,大了就好”,把自己置身于事外。
  这起欺凌事件性质恶劣,学校和老师对事件的应对以及对舆情的处置均有不当之处,最终把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欺凌事件逐步推向了舆论场,的确有很多教训值得各地教育部门深刻汲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