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米护栏索赔10万元,何止是“虚报价格”
2023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原来看似平平无奇的护栏竟然这么“值钱”。
  近日,四川宜宾一网民驾车在翠屏区滨江路不慎将5节共15米护栏撞坏,施工方向其索要10万余元的赔偿,感觉自己遭遇了“天价护栏”,愤而发帖吐槽,引发舆论关注。
  9月26日,宜宾市城市和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宾建投集团”)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了此事,称其下属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因嫌涉事车主态度不好,所以“虚报价格”,经过协商已经将赔偿价格降至“成本价”1万余元。
  护栏是公共设施,撞坏护栏理当赔偿。可赔偿也应该有个标准,而不是漫天要价。
  一段15米的护栏,开口就要10万余元的赔偿,平均下来,一米将近7000元。从涉事车主晒出的赔偿明细看,报价中不仅包含栏杆费用27000元,还包括栏杆从天津到宜宾的运输费、专用发票、工期损失费、误工费和不知所谓的文明施工费和规费等,杂七杂八加起来有七八万元之巨,远远超出了原本应该是赔偿费大头的栏杆费用。
  要价如此离谱,早已不再是“虚报价格”的问题,而已经涉嫌敲诈勒索。
  好在,因为舆论的关注,宜宾建投集团介入此事,纠正了下属单位的错误做法,将赔偿价格降低到了“成本价”。对于涉事车主来说,事情至此,算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可是,对于此事的处理,还不能结束。宜宾建投集团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涉事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如此漫天要价,并且在涉事车主的多次请求下,依旧“狮子大开口”,其底气何在?这样蛮横的作风,在涉事单位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以前有没有类似事情发生?这些问题,都有必要查实查清,并对涉及到的人员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借着事故索要天价赔偿,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而且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不严肃处理认真反思,不能平息舆论,也不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更值得关注的是,类似的“天价护栏”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今年7月份,在山西运城,一男子撞坏3节护栏被索赔1.5万元,最后也是在媒体关注下,以肇事男子自行购买材料修复收场。
  “天价护栏”事件一再发生,暴露出公共设施定价赔偿缺乏制度设计,相关程序、标准都不够明晰的问题,加之信息不透明,这就为“天价护栏”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开车在外,没有人愿意发生事故,也没有人能够保证绝对不会发生事故。针对“天价护栏”事件,应该提起关注,研究出台相应处置规范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