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寨里镇“第一书记”:
为打破农村刻板印象发声
2024年03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亓玉飞 通讯员 曹军

  在传统记忆里,长期以来农村给人形成了刻板印象。随着乡村振兴深入农村的各个角落,作为上级部门委派的“筑梦人”,莱芜区寨里镇“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生力军的作用,下沉村居民巷,听民之所扰,解民之所忧。经历时间的沉淀,这一批“第一书记”似乎跟传统印象流不太一样,对乡村振兴有了新的解读,纷纷为打破农村刻板印象发声。
  “帮”与“扶”不再是主命题。脱贫攻坚期间,“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消除本村贫困,作为外部力量,旨在打破经济发展次元壁,带有横向比较性质。自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以来,“引”与“领”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基调,“第一书记”转变为催生村内经济发展重要内生动力,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优势,打通市场准入渠道,消除信息壁垒,在纵向发展中取得不断刷新成绩。大高庄村“第一书记”亓桂峰,在认真调研掌握大高庄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情况的前提下,和村两委共同研究,确定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大高庄烧饼”这一地方特色品牌资源,成立大高庄食品有限公司,响应全民直播带货的号召,利用年货大集、抖音快手等平台,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成为引领全镇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村中小事即大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现在的驻村“第一书记”不再是班上班下、两点一线,更多的是融入乡村这个大家庭,以村为家,爱惜村内的每一个角落。路面干净、村容整洁、房屋有序,是东鱼池村近些年来肉眼可见的变化。作为岩溶塌陷区中心村落,此前房屋受损严重、基础设施陈旧,村民常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严重影响老百姓的人身安全与幸福感。尤其是村内老房屋承载着一代人起居与记忆,危险系数高,但居民搬出意愿低。东鱼池村“第一书记”亓玉林上任以来,主动承担起的提升人居环境的重任,多次前往危房户主家里做工作,一个板凳一张嘴就是一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主动帮助村民挪物资、清理路面,着力解决厕所改造、煤气改造等历史遗留问题,村内焕然一新。
  纵观这些年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众多“第一书记”们走户串巷,走心入脑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第一书记”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为农村正名,替农村发声。正如亓玉林所说:“我们所驻的村庄更像是我们这一批‘第一书记’精心呵护的小家,无论风里雨里,它总是散发着温暖,所谓变化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历久弥新,厚积薄发。我相信,我们的工作最终将成为打造‘宜居宜业 农桑寨里’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