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
全省首例电梯“保险+服务”在济北街道落地
社区合伙人“指尖的乡愁”项目——非遗柳编
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项目
2024年以来,济北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瞄准全市“项目深化年”工作要求,锚定全区“12345”发展思路,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围绕项目服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三大方面精准发力、攻坚突破,全面实施9项“夯基·提升”工程,全力以赴、真抓实干,跑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
通讯员 武庆富
精准服务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持续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先后完成大自然扩建、金晔食品扩建、欧锐激光、应急产业园、黄河大道北延等21个项目1063亩土地清点清障工作。妥善解决荷畔春风和银河路拓宽项目未拆迁户协议签订及海冠电力项目内铁塔迁移工作。
扎实推进“五经普”登记,高质量完成辖区6131家法产单位普查登记工作,代表济阳区高质量通过国家事后质量抽样验收,组织精干力量完成《济北街道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汇编》编纂。
求实创新
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物业数字化转型+电梯保险+信酬制物业”三大改革,率先在帝华幸福苑完成全省首例电梯安全综合保险保单签约,在新元社区禧福凤凰城三期启用智慧社区平台。持续推进闻韶佳苑和大明胜景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先后解决电梯故障、修建车棚和充电端口安装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召开物业联席会,建立了观摩评比机制,组建了多元化考评队伍,形成由巡访团发现问题、街道社区梳理问题、物业整改问题的“闭环”模式。创建网格微信居民群1032个,组织社区专职网格员开展例行巡查走访,采集社情民意1.59万余条、排查矛盾纠纷133次,化解问题90%以上;按照“663”网格工作法,建立网格内居民包联走访机制,将弱势群体纳入网格化管理,不断优化网格管理机制,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联合29家共建单位以及街道各科室、站所、社区、网格1776人,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走访5.4万余户,收集意见建议440条。逐步完善辖区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互联网+智能回收体系建设,安装“壹号仓”智能回收箱100余处,增设垃圾分类一体箱1处、四分类垃圾亭1处,增设“城管工作站”5处,实现十五个城市社区全覆盖。拆除各类违建3处、拆除面积1.2万余平方米、卫片图斑治理13处,持续巩固“一级无违建镇街”荣誉称号;开展村容村貌质量提升和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深度发力
社区建设见行见效
面向“一老一小一青年”全生命周期群体,先后推出吉他、拳击、葫芦丝、国画等20余个新项目,探索嵌入式社区、完整社区建设路径,嵌入青年夜校、比邻医馆、社区生活馆、社区微业等功能区域,搭建全龄友好社区场景25处,创新“下班后来吧!”“放学后来吧”等六大错时延时服务品牌,吸纳社区合伙人174家,建立社区基金7支,初步达成商企合作项目17个,社区生命全周期服务体系搭建已见雏形。
在深化“1+10”党建领航工程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城市社区“十百千”计划,从小切口入手,确定了15个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基层治理项目,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形成150件“社区暖心事”,发动200余名社工每人做10件“与民有约”幸福小事,目前社区书记项目已完成70%,社区暖心事已完成80%,收集“与民有约”幸福小事1277件。加强全科社工业务培训,依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工作室”和润玉成长学院,组织开展“金种子”培育行动暨全科服务型社工培训、“思享汇”党务工作者培训、“先锋书记论坛”等全科业务培训9次。
筑本强基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
在北区11个村率先完成农村“三变”改革,策划引入济南市济阳区济北街道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积极申请市级衔接资金,修建葛家、赵家两个村6577平方米生产路,9月底已完成竣工验收,有效解决生产路坑洼不平、路面狭窄、农业生产不便的问题。深入推进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米”。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
重点,通过提供“24小时不打烊”、帮办代办等服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在济北 即诚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
持续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增设4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有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在街道便民大厅、安大社区、开元社区等9个社区、村居设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点,在澄波社区打造就业驿站,为群众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全面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获济南市文明政务服务最美大厅称号。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尚善澄波”“德蕴新元”“先锋滨湖”三大文化社区试点,聚焦文艺汇演、全民阅读等7个主题,组织开展以“文化赋能 里仁为美”为主题的邻里文化节活动20余场,达到以文育人、以文惠民、以文聚邻的目标。加大对街道文化站和各社区文化中心的投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2024年济北街道综合文化站在山东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市级评估中获评一级。
预防为主
全面夯实安全底线
联合辖区派出所、公益组织及物业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夜巡工作方案,成立15支社区治安巡逻队于每天凌晨开展夜巡行动,对巡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劝阻并上报,将各种不稳定因素处理在萌芽状态。对所有监管企业清单进行完善更新,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对331家企业进行风险分级管控。持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与每家企业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先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检查527家次,查出安全隐患2616项,整改率99.3%。设立企业管理档案室,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
扎实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工作,完成污染源现场检查800余次,排查出1000余个环保问题,均按要求整改到位。联合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拆窗破网行动、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治理等工作,督促整改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1200余辆,排查整改问题122个,拆除障碍物15个,反馈违法行为12处,新建充电端口1092个、建车棚7个。将现有已建、规划在建的1917个视频监控资源控整合接入街道视频监控平台,统一汇聚到街道综合治理指挥中心,实现公共视频监控信息的汇聚与实时调用。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督导检查“回头看”活动,对辖区内2062家食品生产、销售企业进行督查,切实守护好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