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创“三乙” 提档升级惠民生
——济阳区人民医院争创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纪实
2024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召开督导推进会
  召开创建培训会
  医院康复保健中心
  科研教学氛围浓厚
     医院等级是医院功能、任务、规模和管理水平、质量水平、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医院综合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作为全区规模最大、临床学科最全、技术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龙头”医院,有着75年发展史的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承担着全区40余万居民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健工作。
  2021年12月,省卫健委发文确定济阳区人民医院为县域三级综合性医院。等级的提升意味着更高的发展目标,如何凝心聚力,乘势而上,让医院规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把脉发展定位,擘画发展蓝图,立即启动三级医院创建工作,赶赴一场更难的“大考”——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通讯员 杜秀香

起航篇
吹响创建“三乙”集结号

  1949年,1995年,2009年,2013年,2021年,回顾这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医院发轫、晋级二甲医院、中心院区搬迁、二甲复审高分通过、争创三级医院,医院重要的历史坐标清晰可见,一代又一代“济医人”阔步前行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跋涉征程中,始终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将梦想薪火相传。
  2022年5月,医院创建领导机构,成立三级医院创建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唐清颖、院长高峰任组长;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科室主任各司其职;设立“三乙”评审办公室,将创建工作作为医院重点工作,同时把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精心谋划部署,督查自查结合,整改环环相扣,以推动各项工作蹄疾步稳,有序推进。
  建立健全医院职能管理机构,新增设了监察室、运营办、结算中心、中心大药房、老年病科、康复科、营养保健科等科室,完善了职能科室组织机构;调整、组建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等多个管理委员会,调整人员配备,完善职能。
  医院邀请济南市中心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部长李静进行专题培训。李部长就评审标准的总体情况、评审条款与检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介绍,传授对标评审要求开展日常工作的方法,找差距、补短板、提内涵,帮助全院员工正确认识到评审工作的要求及意义,受益颇丰。
  医院召开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专题推进会。安排部署成立三级医院评审工作小组和督导小组,专职人员脱产全力准备迎评工作。会议要求全院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内涵”的原则。院长高峰强调,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是济阳新城发展和医院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医院现代建设者的责任。医院全体干部职工要团结一心,认真学习创建等级医院有关文件,坚持标准,强化责任,人人为创建献计献策,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自吹响创建三级医院的集结号,济阳区人民医院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围绕创建工作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
行动篇
人人参与,事事关心

  近年来,为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不断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理念和措施,就医流程做“减法”、暖心服务做“加法”,优化门诊就医流程,合理设置导医台、绿色通道、无障碍设施、自助服务机等便民设施,实现网上预约挂号、自助缴费、医保刷脸支付功能,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安全感。
  在具体的创建工作中,医院既扎紧制度“笼子”,又学会“梳辫子”,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抓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制定严格的大培训、大考核制度,做到院不漏科、科不漏人、人不漏项,不合格者严格补考,确保人人硬过关,实现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在岗人员“三基三严”培训覆盖率100%,考核合格率100%。把上级专家请进来深挖“病灶”,找准不足,并开展规范化的病历书写、合理用药、前沿技术等讲座培训,开展教学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组织全院病历竞赛。
  在推进三级医院的创建进程中,围绕“安全、质量、服务、管理、绩效”五大主题,全院齐心协力、上下联动,按三级医院标准,对医疗、药剂、护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质量监控,以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建立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由各分管业务院长把关,每月召开一次“全面质量管理推进总结大会”,通报、分析、评比、表彰,使质控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在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在弱势学科上补齐“短板”,是医院学科建设的灵魂。创建以来,医院不断加强“三大中心”建设,成功打造出国家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山东省卒中防治中心。卒中中心成功加入济南市卒中急救地图2.0版;胸痛中心成功加盟济南市胸痛联盟,开启胸痛急救“全市模式”;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及NICU项目建设顺利通过市卫健委评审。
  重点专科建设是打造医院品牌的关键。创建以来,医院稳步推进特色专科建设,确立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的指导思想。2022年,医院骨外科、儿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临床护理等五个专科被济南市评定为市级重点专科。医院与千佛山医院深度合作,制定了普外科、神经外科、心内科、肿瘤科等重点专科点对点建设发展规划。
  在提升运营效率方面,医院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人才“双培养”机制,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骨干培养成党员。医院投入100余万元在东院区门诊楼建设了500平方米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济南护理学院、济宁医学院等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先后落地。
  医院党委书记唐清颖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下沉到临床一线,形成科主任集中精力抓学科能力、科室质控员协助抓质量安全的生动局面。成立以院长高峰为组长、副院长张海滨为副组长的评审督导小组,依据山东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新要求,先后多次对临床、医技科室开展内审督导,梳理制订或修订全院的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层层把关的创建局面。
提质篇
凝心聚力,攻坚“三乙”

  三级医院创建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攀登,济阳区人民医院始终紧扣“学科能力”评审关键,咬定“质量内涵”评审核心,掐准“持续改进”评审重点,“刀刃向内”,纾难题、疏堵点、补短板,一步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医院管理正在走向科学、走向规范、走向精细化,质量安全、学科能力、服务流程等各项工作也打破积弊,节节进步,发生质的飞跃。
  形成几个区域性医疗中心,打好学科能力“创新牌”。2022年在妇儿院区斥资打造查体中心,购置CT、B超等大型医疗设备,负责全民健康体检;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在妇儿院区成立无人陪护病房;2024年,东院区医养楼投入使用,1—3楼作为康复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康复设备与专业技术人才;4—8楼,分别设立儿科、内科等科室,满足老城区居民就医。
  强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打好资源技术“共享牌”。与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山大二院等省级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专家教授定期来院开展教学查房、坐诊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带教等技术指导,通过“借智借脑”,各学科“借梯借力上墙”,开展了一系列高新难技术,倾力构建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专家服务的“诊疗圈”。
  推进多学科会诊,打好合力救治“联手牌”。组织相关学科为心跳骤停患者、不完全羊水栓塞产妇、90岁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等危重患者提供MDT多学科诊治,大大提高了抢救质量。
  推出优化服务流程举措,打好信息服务“数字牌”。在全院实施以“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为抓手的6S精益管理;建立起全院自助挂号、缴费、精准预约、云胶片等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上门服务。
  开展健康扶贫优质服务,打好便民利民“惠民牌”。开展“党群同心关爱失能”活动,深入社区走访失能半失能居民110户,服务居民130余人,建立健康档案130余份,切实解决了失能、半失能老人“出门难,查体难”的问题,获得省市区联动双报到”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组织开展义诊、讲座、孕妇大课堂、比邻医馆坐诊、入户走访等活动,2024年下乡镇义诊72次,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053人,筛查白内障、两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500余人。
  黄河之畔,济水之阳,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地标性建筑”,历经75年发展,济阳区人民医院这座澎湃着新动能、新活力的沃土正拔节生长。当前,医院正处于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关键期,全院干部职工将凝心聚力,扬担当之志、展磅礴之力,向着创建三乙医院勇毅前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