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威海7月4日讯(记者 高洪超 通讯员 朱鹤) 根据青岛海关统一部署,6月30日起,威海海关驻出口加工区启动进出口货物现场分类通关模式。依托风险参数和布控指令,海关甄别进出口报关单,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放行低风险报关单证,高风险报关单证则由海关官员重点审核和查验。
威海出口加工区进出口业务中,加工贸易所占比例高于其它业务,分类通关后,“低风险快速放行”类报关单所占比例会更高,大量低风险报关单由计算机自动审核验放。此前的试点显示,出口货物通关平均作业时间将不足1分钟,进口货物将由以往的10多分钟缩短至最快5分钟。
2010年10月、2011年1月,威海海关先后启动出口、进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并由海运货物逐步扩展至空运、邮递货物。这次威海出口加工区现场同时启动进口、出口货物分类通关,标志着分类通关全面推广,所有海关作业现场均实现分类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