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慢半拍”又“踩油门”
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弯”恐殃及全球经济
2022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当地时间4日“靴子落地”,宣布加息50个基点,创下美联储2000年以来单次加息最大幅度。美联储还宣布自6月1日起缩减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前期行动迟缓,一定程度上导致美国面临40年来最严重通胀局面,如今在加息、缩表上“快步走”,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并加剧新兴市场压力。

  行动迟缓致通胀失控
  美联储此前行动“慢半拍”,美国通胀“高烧难退”可能殃及复苏。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已连续6个月高于6%,3月同比上涨8.5%,涨幅刷新逾40年峰值。
  美国通胀上升早有端倪。去年2月初,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就撰文警告,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可能引发“一代人未曾见过的通胀压力”,美国需快速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风险。然而,拜登政府和美联储屡次用“通胀暂时论”来淡化风险。
  事实证明,“通胀暂时论”是明显误判。美联储去年12月放弃通胀“暂时性”的表述,决定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此后,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美联储官员承认通胀上升幅度比预期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美联储政策重点也逐渐从促就业、稳经济,转向抗通胀,但其政策调整已远远落后于通胀走势。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赫夫鲍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去年五、六月份就应行动,却向市场发出了错误信号,未及时遏制通胀,是巨大的“人为错误”。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美国误判通胀有多重原因:美联储系统经济学家遍布政府部门,分析方式趋同;过度依赖传统的经济预测方式,已不适合当下形势;推动巨额财政支出的政治压力等。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在早期讨论中,白宫官员承认刺激计划和基础设施支出可能导致通胀,但选择无视这种风险,因为这些政策“在政治上受欢迎”,也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复苏。
加速加息或致复苏脱轨
  随着通胀形势持续恶化,美联储3月中旬开启加息周期,其多名官员密集发声,支持必要时采取激进加息策略以抑制通胀。在5月4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决策层一致同意加息50个基点,并计划从6月1日起缩减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
  鲍威尔在会后记者会上说,未来几次会议将讨论进一步加息。当被问及加速收紧货币政策是否会导致衰退风险时,鲍威尔表示,美国家庭和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劳动力市场强劲,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但承认这将非常具有挑战性。
  萨默斯指出,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在高通胀和低失业率的过热状态之后,美国经济通常会很快出现衰退。赫夫鲍尔也认为,虽然美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有望扭转第一季度萎缩的局面,但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通胀率这么高还想‘软着陆’,我们还没有过这种经验。”赫夫鲍尔直言,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很可能”出现衰退。
  美国媒体4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国家经济的看法为10年来最糟,多数人认为拜登的政策有损经济,政府抑制通货膨胀不力。随着汽油和食品价格飙升,63%的调查对象表示经济状况导致他们减少非必要开支、改变购物习惯,约33%的人表示很难找到负担得起的住房。
新兴市场或遭多重冲击
  为尽快遏制通胀飙升风险,美联储猛“踩油门”,在上调利率、缩减资产负债表上“快步走”,可能引发全球金融环境收紧,造成负面外溢效应。
  芝加哥均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斯旺克认为,每次美联储加息,发展中经济体都面临本币贬值、通胀上行和偿债压力等挑战。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拉赫曼告诉记者,随着美联储进入紧缩周期,美元资产回报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资金将大规模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并可能导致高负债的新兴经济体出现债务违约。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林斯说,为应对美国40年来最严重通胀,美联储持续加息将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美国将自身危机成本和代价转移出去,新兴经济体货币可能贬值,全球经济复苏受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估计,低收入国家中已有六成处于或即将陷入债务困境。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日前指出,各国面临严重的融资压力,预计债务危机今年将“继续恶化”。IMF认为,主要央行在收紧货币政策时应清晰沟通,谨防给脆弱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带来溢出性金融风险。
日本经济进一步承压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货币政策加速转向紧缩,日元显著走软。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加息令日元与美元的息差进一步加大,在乌克兰危机叠加日元大幅贬值背景下,美联储加息令日本经济进一步承压。
  日本经济新闻社针对世界主要货币编制的“日经货币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日元汇率以5.7%的跌幅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卢布。特别是3月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已下跌近15%,4月28日汇率一度跌入1美元兑换131日元区间。
  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木内登英认为,美联储提速加息是日元大幅走软的最大原因。随着日元与美元息差趋于加大,日本家庭重新配置金融资产、从日元出逃的势头已引起市场关注。据木内分析,今年夏秋日元有可能进一步走软至1美元兑换140至145日元区间。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等国际商品价格加速上涨,日元大幅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日元大幅贬值令进口依赖度高的企业承受更大压力。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日本企业物价已连续13个月同比上涨。与此同时,消费领域涨价之声不绝于耳,与石油、粮食相关的商品价格涨幅尤其显著。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成本上升型通胀挤压普通人的可支配收入,不仅不能刺激消费,反而抑制需求,不利于经济复苏。
  4月28日日本央行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基于内需疲软、复苏乏力的现实,日本央行很难有别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联储提速加息,日元与美元息差进一步加大,日本经济复苏将承受更大压力。
         综合新华社消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