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质 蝶变升级
芝罘区以争先高攀之力,书写突破芝罘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4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秦雪丽 烟台报道 通讯员 马千里 刘铭 许洁依

  草木丰泽,骄阳似火。走进芝罘区,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推进,一项项工程建设快速向前,一幅幅澎湃画卷铺陈舒展。
  2021年7月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把实施芝罘区“一核突破”作为中心城区建设格局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三年来,从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突出矛盾下手,芝罘全区上下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城市能级品质全面蝶变升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突破芝罘迈出坚实步伐。
  加力“焕新”
绘就城市更新新画卷

  盛夏时节正是项目建设抢时间、赶进度、见成效的黄金期。记者走进烟台港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现场,塔吊挥动长臂,工人有序施工,一派火热的景象。
  “整个项目呈环抱式的设计,面向港区、拥抱大海,远观既有巨轮扬帆的气象,又有山海相依的意境。”烟台港生产指挥调度中心项目负责人李来朋介绍。
  作为烟台港广场首开项目,也是海上世界首个开工项目,烟台港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项目总投资7.2亿元,主要用于山东港口烟台港办公、调度指挥中心、企业文化展厅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海上世界的标志性建筑。
  围绕做优城市重点板块,芝罘区谋划实施幸福新城、海上世界等城市更新片区,一场前所未有的空间格局大变迁正在徐徐展开。如今,放眼芝罘湾畔,可以一窥芝罘发展的无限生机:
  环芝罘湾内,海上世界踏浪而来,国电投核能总部运营中心、芝罘湾海洋金融创新试验区等项目已优先布局,崆峒胜境项目正加速建设,烟台之窗、城市之眼初具雏形;
  北部滨海一线,幸福新城正在蜕变,芝罘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布局,南通路小学幸福校区建成投用。新建、改扩建幸福中路、珠玑西路等19条道路,具备了成方连片的开发空间和相对完善的基础配套。昔日环境脏乱差、产业散乱污的发展“洼地”,已经呈现出“旧貌焕新颜、项目组团来”的建设局面。
  老城区中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布局,68个老旧小区和美好社区实现“逆生长”,地下管网、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芝罘城市能级全面跃升,是市区两级的上下互动,是老城新区的协同联动,更是芝罘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提升的进阶历程。
集聚产业优势
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走进联东U谷·芝罘智能制造产业园,十余栋标准厂房、精致的产业园指示牌和街道路灯,在富有设计感的外观下,显得格外亮眼。“作为只楚园(街道)的重点产业项目,产业园以高端装备制造、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打造集生产制造、中试成果转化、生产企业总部和生产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工业集聚地。”只楚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联东U谷·芝罘智能制造产业园已于5月15日正式开园,包括北京汉邦智能检测设备、烟台卓信精密机械等多家国内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已经正式入驻,全面助力芝罘智能制造产业起势腾飞、转型升级。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今年3月,芝罘区举行“数实融合 起势蝶变”烟台夹河·幸福新城中电智谷发布会暨首批企业合作集中签约仪式。会上芝罘区与中电京信、中电网安等18家首批意向入园企业签约,其中既包括大数据运营、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也包括产业基金、产教融合、人才服务等产业配套项目。据悉,中电智谷园区将聚焦高端数字经济和新型都市工业等业态,打造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推动芝罘传统制造业与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发展。
  三年来,芝罘区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以链式思维发展产业。围绕发展新型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坚持以园区建设聚集产业项目,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万马产业港、“双碳”科创园等园区加快推进,烟台智算中心、烟台信创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也将陆续开工建设。
  环境是软实力,服务是硬招牌。近年来,芝罘区不断在优化市场准入、企业成长、政务服务、法治保障上下功夫,精准施策、破解难题,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推动区域营商环境稳步提升。芝罘区先后获评山东省质量强区、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区、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区、山东省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区等称号。
提升生活品质
夯实城市“面子”+“里子”

  行在芝罘,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青草茵茵,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小孩嬉闹玩耍,让人心旷神怡……
  “过去出门坑坑洼洼的,现在好了,家旁边新修建了一条堤顶路,走路、骑车都很顺畅,去幸福不用再绕远了。”家住玺萌长河印象附近的居民刘刚对记者说道。
  市政道路是城市运行的“血脉”,更是百姓宜居宜业的“暖心路”。三年来,芝罘区高标准新建、改扩建29条主干道,改造升级50条次干道,新增改善里程90公里。
  这些数字的背后,彰显着芝罘区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决心。
  “这一改造,管道通畅了,大伙儿出行更方便,环境也好了!”居民们都纷纷称赞小区雨污管道改造是民心工程。挖沟渠、清淤泥、埋管线……看着施工人员在有序施工,烟台山社区的居民王鹏和邻居们都特别高兴。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城市排水管网运行效能,芝罘区对全区排水设施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并结合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同步进行管线改造。铺设改造地下雨污管线245公里,完成360条市政道路、3400公里地下管线摸排监测。
  在港城中学北门的排查现场,工作人员正操作专业设备对管道进行检测。“芝罘区地下管道情况复杂,我们采取潜望镜检测、声呐检测等可视化技术,全方位、无死角掌握管道健康状况并及时整治。”相关负责人付新作对记者说道。
  为不断推动城市颜值品质跃升,芝罘区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
  “我在这住很久了,这样一改造,旧房子新起来了,住在这儿,感觉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幸福。”记者在姜家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场看到,社区“颜值”焕新,设施“上新”,提起改造后的变化,居民王广晨神采飞扬地表达着喜悦。
  “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在芝罘区,和姜家片区一样“老年病”突出的老旧小区也都在“大动筋骨”,从硬件着手,提升居住舒适度。据了解,芝罘区大力改善居住环境,修缮改造68个老旧小区、美好社区,惠及居民7.8万户。建成厚安游园等26处口袋公园,改造提升16处农贸市场,新增停车位1万多个。
  “住了几十年的小区大变样,楼道有人扫,垃圾有人清,从没这么干净过。”家住东花园社区的居民夏晴说。作为核心城区,芝罘区开发建设较早,存在着房屋陈旧、设施配套不完善等情况。对此,芝罘区大力改善居住环境,组织区属国企全面接管106个无物业开放小区,惠及居民16.5万户。
  除了群众幸福底色日新月异,芝罘区生态底色也日益靓丽。
  芝罘区实施“勤河、横河、区河、夹河”四河同治,坚持“治污、疏浚、提升”一体推进,累计完成17.1公里河道整治。全面统筹推进沿河片区开发、景观塑造、产业植入,全力打造“水城相依、绿色靓丽”的河流治理生态廊道。
民生福祉有“温度”
让群众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没想到,房子烂尾十几年,我居然还能拿到房产证住进新房!”家住芝罘区龙海家园的居民李先生感慨道。
  龙海家园安置区是2007年启动建设的全市最大的政府主导旧村改造集中安置项目,后期受各种因素影响陷入停滞长达10年。2021年以来,芝罘区主动靠上攻坚,统筹解决回迁安置、房产证办理等问题,实现了群众的“新居梦”。
  近年来,芝罘区针对涉及群众多、矛盾隐患深等问题,秉持有解思维,向长期停滞的历史遗留问题发起攻坚。芝罘区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真是极大方便了我们下班晚的人,不用特意请假就可以自己通过24小时不打烊通道自助办理业务。”在新建成的芝罘区市民中心,市民王敏欣喜地对记者说道。
  办事方便了,群众关心的教育也得跟上。为满足群众家门口上好优质园的需求,芝罘区大力推进公办普惠幼儿园建设,实施“国企办园”模式,以教育部门专业引领为支撑,以国企蔚蓝教育集团统一运营为保障,有效解决学龄前儿童入公办园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按照“融合型、联盟型”办学模式,芝罘区新组建祥和中学、南山路小学等10个教育集团和7个教研共同体,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教育质量优势以及品牌效应,促进集团成员校的质量提升和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今的芝罘区充盈着转型发展的机遇,政府更倾力于提升居民的“待遇”,扎实办好惠民实事,各项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5月29日,阳光正好,芝罘区大海阳社区壹家生活社区厨坊饭菜飘香,社区老人陆续前来打饭。“不用在家开火做饭,直接可以来吃个现成的,太方便我们老人了。”社区居民白大姨夸赞道。
  近年来,芝罘区通过配强“1+X+N”网格治理力量,全面做好社区服务,“五步闭环”“壹家厨房”等基层治理经验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一组组向上的发展数据,折射出芝罘区踔厉奋发的时代风貌;一帧帧蓬勃奋进的画面,闪耀出芝罘区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的画卷。山水万程,步履不停,芝罘区将坚定“一核突破”的信心决心,充分把握当前的“时”和“势”,市区一体、同频共振,求实务实、真抓实干,共同托举起一座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有情怀、更有魅力的现代化烟台。

  深蓝国际人才交流中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