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樱桃:
一张“红了”153年的城市名片
2024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杜晓丹 烟台报道

  近日,随着福山区张格庄大樱桃市场最后一批客商离开,2024年烟台樱桃季完美收官。近年来,烟台大樱桃种植规模逐年增加,成为继“烟台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产业,是烟台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据第八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发布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显示:烟台大樱桃品牌价值达到了56.93亿元。153年来,烟台果农靠着勤劳和智慧,将这一颗颗小小的“红果果”变成了“金果果”。

  樱桃季收官
果农很满意

  6月下旬,烟台樱桃季收官,位于烟台市福山区的张格庄大樱桃市场逐渐恢复往日平静。“今年凉地大樱桃总成交量达4000万斤左右,与去年相比,总成交量增涨了500万斤。”张格庄大樱桃市场负责人吴鹏说。
  6月12日,胡德军和老伴卖完了今年采摘的最后一篓樱桃。今年62岁的胡德军,家住栖霞庙后镇枣园村,每天驱车三十公里往返于樱桃园和张格庄大樱桃市场之间。“最后扫尾了,摘了10篓美早,大果卖24块钱一斤,小果卖11块钱一斤。”胡德军对今年大樱桃的价格很满意。
  “最早家里种苹果,后来都改种樱桃了。樱桃管理比苹果简单,就摘樱桃的时候忙一个来月,今年亲戚朋友都来帮忙,没几天就摘完了。”胡德军乐呵呵地说,“今年是个丰收年,产量高,没遇上下雨天,樱桃也没有裂口的,一年收入十来万,这不挺好的嘛。”
  胡德军和老伴两个人管理了十多亩樱桃园,“我们的品种就三个,红灯、美早、佳红,明年准备嫁接一些雷尼。”虽然胡德军年龄大了,但管理起樱桃园来毫不含糊,正在更新着樱桃品种。
  张格庄镇台上村的孙元绅直到6月16日才将樱桃全部卖完,今年54岁的孙元绅从二十来岁就开始种大樱桃,到现在已有三十年,“我记得当时是村干部带老百姓种大樱桃,每家5棵樱桃树,最早种的好像是大紫,现在都不种这个品种了。”孙元绅说。
  从最初的5棵树,发展到现在的7亩地四百多棵树,大樱桃已经成为孙元绅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每天三四点就起床上山摘樱桃,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天跑两三趟市场,樱桃季太累了。”孙元绅说,“相比其他水果,今年樱桃价格比较稳定,烟台大樱桃好吃,不愁销售。”
资源禀赋优越
大樱桃产量占全国1/7

  早在1871年,美国倪维斯就将第一株大樱桃树引入烟台福山,到今年,烟台大樱桃已经153岁了。历经一代代果农的辛勤耕耘,烟台大樱桃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是烟台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烟台大樱桃享誉全国,源于天然的资源禀赋。
  烟台与加州樱桃产地拥有相同的北纬37度临海区域,低山丘陵,海风滋润,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大樱桃黄金产区之一。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樱桃的糖分积累。
  据第八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发布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显示:烟台大樱桃品牌价值达到了56.93亿元,目前,烟台大樱桃已成为继“烟台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产业,是烟台市名副其实的特色果业、优势产业。
  目前,烟台全市大樱桃栽培面积达34.48万亩,总产量20.58万吨,均居全省第一位,产量占全国1/7。其中,设施大樱桃种植面积约为1.44万亩,占比4.2%,年产量约为1.18万吨。
  在品种构成上,早、中熟品种约占70%,晚熟品种约占30%。其中面积最大的早熟品种为红灯,晚熟品种以萨米脱、先锋、拉宾斯为主。中熟品种中以美早栽培面积最大,占露地栽培面积的35%至40%、设施栽培的90%以上。
  近年来,烟台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研究力度,筛选出早生凡、美早、砂蜜豆、萨米脱、黑珍珠、布鲁克斯、俄八、福星、鲁樱3号等一大批适合本地种植的早中晚熟品种,有效解决了大樱桃果个小、品质差、成熟期不一致、易裂果、难以达到出口标准等问题。
不断提升品质
建立示范基地

  作为烟台大樱桃的主产区,近年来,福山区通过加快打造示范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采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引路等措施,推动大樱桃面积、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效益快速提升。
  2019年,福山区回里镇联合顺泰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回里镇东回里村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占地150亩,是一个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集新品种引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大樱桃高效农业示范园。
  目前,该基地主要种植塔玛拉、瑞德、罗亚明、鲁玉、桑缇娜、俄八、佳红、辉煌1-5等十余种大樱桃新品种,改良密植型栽培新模式。该基地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实时监测樱桃大棚温度、湿度和养分,远程调节大棚各项指标,精准控制休眠期、开花期、着色期;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省时省工,节水高效,最大限度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配备研发检测室,随时提供土壤检测及农残检测;依托物联网信息技术,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条,实现大樱桃的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通过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种植,回里镇大樱桃园施用有机肥量日益增多,大大改良了果园土壤,提升了果品质量;依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了区——镇——村三级技术体系,辅导员500名,辐射带动1万多示范户,大大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为大樱桃品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打造新樱乡IP
农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樱桃季,福山区围绕“樱桃+”,以樱桃为媒,提升这张城市名片的品牌影响力,让农文旅不断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多元丰富的出游新体验。
  5月26日,第十八届烟台大樱桃节暨福山大樱桃马拉松活动在福山区张格庄镇东风樱桃采摘园正式拉开帷幕。本届活动以“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为引领,整个节庆活动持续至6月30日,福山区政府开展了千亩樱桃免费采摘活动,由政府专项补贴资金45万元,发放15000张樱桃采摘券,多维度提升大樱桃品牌,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
  “今天在现场吃到了正宗的烟台大樱桃,果然名不虚传。”采摘园里,来自鲁东大学的海外留学生们对烟台大樱桃赞不绝口。
  樱桃节当天,福山大樱桃半程马拉松比赛同步开跑,张格庄镇人民政府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利用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独特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文化体验+节庆旅游”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樱乡IP,推出大樱桃主题参赛服及专属纪念牌,并在补给点提供大樱桃补给服务,创新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来自烟台、济南、北京、上海全国各地的900余名选手,体验了一场马拉松和大樱桃的甜蜜邂逅。
  如今,153岁的烟台大樱桃仍然焕发着活力,勤劳的烟台人,不断探索,让大樱桃产业更红更富民。

  樱桃季,烟台张格庄大樱桃市场内,分拣工周围堆满了火红的大樱桃。吕奇 摄
  2024福山大樱桃半程马拉松在雨中开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