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把档案管理作为服务全省老年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以老年人大运河体育赛事为切入口,积极探索档案服务大运河赛事的新途径、新方法,赋能大运河(山东段)流域内城乡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建设。2024年12月,在聊城市召开的全省档案服务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建设座谈会上,山东省体育训练中心作了题为《档案服务大运河赛事的做法和成效》的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赛前主动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认真落实省体育局《“好运山东”2024山东省“四沿”体育赛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把老年人大运河体育赛事纳入“好运山东”“四沿”品牌赛事体系,档案人员全过程参与赛事管理,年度赛事规划参考5-10年各类赛事档案,单个赛事计划参考3-5年同类赛事档案,显著提高了赛事规划计划的质量水平,为成功申办全国老年人体育赛事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山东省共承办全国老年人体育赛事9项,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大运河赛事5项,引领沿河5市18县(市、区)大运河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带动70万中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全民健身融入老年人日常生活,运动休闲、文化体验、观光旅游成为时尚,满足了老年人多样性、多层次的参与需求。今天,当你走过大运河流经的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无论城乡,一提起大运河赛事,一提起“两河牵手”,人们无不耳熟能详,神情里充满着赞许和期待,大运河赛事已成为我省大运河沿线各地党委、政府社会民生建设的靓丽名片。
赛中密切关注档案的形成过程。参照《大型运动会档案管理办法》,对大运河赛事的过程档案进行管理,确保了大运河赛事的数据质量和信息安全,同时为做好赛事宣传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在赛事组织中明确分工。成立资料组和拍摄组,资料组由专职档案人员任组长,成员包括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专兼职档案人员,具体负责赛事资料收集、整理、保管、传递、移交。其次,做好现场记录的督促与检查。资料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定期、不定期前往比赛现场,实地查看各类数据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每天验收当天的记录资料。每天活动结束后由摄影、摄像人员向资料组提交当天的全部记录,填写日登记表,资料组对照活动项目、内容检查验收,对第二天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据不完全统计,5项全国老年人大运河赛事向采访媒体释放影像60条170分钟,照片157张,全网信息量1560条,总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大运河沟通南北的包容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定胜天的拼搏精神在大运河赛事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赛后全面完成档案的整理移交。组织学习《山东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等标准、规范文件,树立各办赛主体既是档案生产者、使用者,同时也是档案提供者、共享者的思想,在赛事各组织者之间建立档案服务联系制度,以档案共建共享提升赛事服务效率和档案资源建设水平,确保了全省老年人大运河赛事平稳安全有序开展和原生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和凭证性。对为主承办的赛事在赛后全面整理归档,主动向其他承办单位和主办、协办单位提供或移交相关档案。对主办的赛事在赛后备案审查中严格把关,要求其他主办单位和承办、协办单位提交齐全、完整的档案。对协办的赛事在赛后主动协调其他协办单位和主办、承办单位,尽可能将协办的赛事档案全面、完整归档。2024年承办的5项全国老年人大运河赛事,向主办方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提报电子文件资料133件(张),向其他承办、协办单位传递电子文件资料33件(张),接收其他承办、协办单位电子文件资料71件(张)。
以档案资源开发激发赛事活力。充分利用各类档案信息资源挖掘大运河地域特色文化,丰富赛事内涵,大运河赛事的老年人体育项目现已开发到29个,实现了由以往赛事活动以举办“三大球”为主到更多举办老年人参与性强、带动效果好的健走类、武术类、操舞类、棋牌类、民俗类赛事活动的转变,为更多老年人参加品牌健身赛事活动提供了机会,让更多老年人重拾自信,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舞台梦想,展现自己的夕阳风采。2024年全省共举办县级及以上老年人大运河体育赛事活动95项,现场观赛、参赛总人数突破10万人,大运河畔处处生机勃勃,“跟着赛事去旅行”已成为社会常态,体验型、个性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有效释放了“体育+文化+消费”发展新动能,有力促进了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建设。为庆祝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四十周年,面向全省征集“大运河赛事”等亮点资料,编研制作了“凝心聚力铸辉煌 继往开来普新篇”大型专题片1部,展板39块,《康乐老年》专刊1期,宣传手册2000本,其中大量精彩纷呈的大运河赛事档案,生动展现了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建设的丰硕成果。
(通讯员 王尚杰)
2024年5月16日,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大联动(山东主会场)活动在运河沿线城市临清启动,山东百万老年人共舞太极,弘扬传统文化,共享快乐健康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