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年同比上涨0.2%,提振消费仍需加力
今年CPI或整体回升,有望回归合理区间
2025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场价格指数(PPI)数据。其中,12月CPI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12月PPI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环比均下降0.1%。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CPI比2023年上涨0.2%,PPI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均下降2.2%,降幅比2023年分别收窄0.8和1.4个百分点。专家预测,今年CPI将整体回升,有望向合理区间回归。
  食品价格下跌
拉低CPI涨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11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由11月上涨1.0%转为下降0.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09个百分点。2024年12月份CPI环比持平,11月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6%,降幅比11月收窄2.1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4年12月CPI同比涨幅低位下行,符合市场预期。具体来看,12月天气状态良好,有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和储运,鲜菜、鲜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延续11月的下行势头;再叠加2023年同期价格基数偏高,导致鲜菜、鲜果价格同比涨幅分别比11月回落9.5和2.7个百分点。另外,受前期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12月猪肉供应充足,价格环比再降2.1%,同比涨幅放缓1.2个百分点。由此,12月食品CPI同比为-0.5%,较11月大幅下行1.5个百分点,是导致当月CPI整体涨幅低位下行的主要原因。
  非食品价格方面,王青分析称,2024年12月国际油价变化不大,成品油价格未作调整。不过受2023年同期价格基数降低影响,当月成品油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对整体CPI增速形成一定上拉作用。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12月汽车销售继续大幅增长,交通工具价格环比持平,加之2023年同期价格基数下降,交通工具CPI同比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此外,在新机上市及促消费政策刺激下,12月手机等通信工具价格环比上涨3.0%。以上带动能源之外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止跌回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表示,2024年12月CPI环比持平,弱于近10年同期平均的0.2%,也略弱于市场预期,主要由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降所致。
  温彬指出,2024年12月食品价格环比下跌0.6%,低于近10年同期平均的0.8%;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表现强于近10年同期平均的0。在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结束前消费放量、“双12”购物节及年末促销之下,居民消费热情较高,耐用消费品三大件价格均好于季节性。
  此外,12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强于近10年同期平均的0;同比上涨0.4%,连续第三个月回升。
PPI同比降幅收窄
略好于市场预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11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影响PPI总水平下降约1.93个百分点。2024年12月份PPI环比由11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与11月持平。
  王青表示,2024年12月PPI环比转跌,同比跌幅因基数下沉有所收敛。当月PPI边际走势转弱,这与当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制造业PMI指数中的两个价格指数都有较大幅度下行相印证。不过,由于2023年同期基数下沉,当月PPI同比跌幅仍从11月的-2.5%收窄至-2.3%。
  12月PPI环比转跌,有多方面原因。首先,供给充足而需求“旺季不旺”背景下,2024年12月煤炭价格快速下跌,当月煤炭开采业PPI环比跌幅较11月扩大1.5个百分点至-1.9%;煤价下跌叠加需求偏弱也影响化工行业PPI环比跌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4%。
  其次,2024年9月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市场情绪提振作用最强的阶段已经过去,加之房地产投资延续下滑,持续拖累工业品需求。12月钢铁、有色金属等工业品价格上涨动能减弱,当月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PPI环比分别为-0.6%、0和0.6%,涨势明显弱于11月的0.2%、1.2%和1.2%。
  温彬分析称,2024年12月PPI同比较11月降幅有所收窄,略好于市场预期,环比微降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
  温彬指出,PPI的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持平,略好于近10年同期平均的-0.1%。其中,房地产、基建项目淡季陆续停工,钢材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国际定价的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基本持平,但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逐步推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上涨。生活资料环比-0.1%,弱于历史同期平均的0,显示消费端的回暖尚未传导至出厂价格,需求压力仍然较大。
  “从四季度物价走势来看,预计GDP平减指数仍然为负,持续时间为七个季度,持平历史最长时段,物价压力仍不容忽视。”温彬称。
促消费政策仍有
较大加码空间

  全年CPI比上年上涨0.2%,反映了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其中,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王青认为,整体上看,当前居民消费品价格仍处在明显偏低状态,背后主要是受前期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居民收入增速下行等影响,消费需求不足。这也是2024年全年CPI同比仅为0.2%,明显处于偏低水平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2025年包括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还有较大加码空间,但关键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稳定居民消费信心。
  这也是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的九大重点任务中第一件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国拥有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韧性和潜力所在。
  同时,一系列存量、增量政策“组合拳”持续落地显效,不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以“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例。去年以来,围绕“两新”工作,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激发消费活力、拉动投资增长、促进产业升级、支撑绿色转型,在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
  比如激发消费活力方面,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全年国内零售量达到1100万辆。2024年7月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推出之后,8月份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由前一个月同比下降2.4%,迅速转变为同比增长3.4%。
  再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去年以来,围绕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关部门出台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等一系列“组合拳”。从效果来看,2024年,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呈现止跌回稳势头,10月、11月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2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12月份CPI与PPI走势符合市场预期。一方面,气候因素有利于农产品运输,CPI同比涨幅收窄。另一方面,需求受限而有色、黑色涨价动能减弱,PPI环比转降、同比降幅收窄。从价格走势看,CPI-PPI同比剪刀差有所收窄。他认为,2025年1月通胀或延续偏弱态势,但2025年全年预计同比将整体回升。
  “展望2025年,预计伴随内需修复和食品项的周期性走势,CPI同比或呈现大幅波动的趋势,全年中枢或在1%。PPI预计同比有所回升。”明明表示。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风口财经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