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开新局强省会建设走在前
历下:向着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疾步向前
2025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月9日上午,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历下区人民政府区长杨福涛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历下区将不断开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继续在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夏侯凤超 济南报道

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向好
再谋划筹备200个项目

  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下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扛牢使命担当、积极抢抓发展新机、广泛积蓄发展后劲、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省前列。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在高基数下保持了高质量增长,为稳住全市大盘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5年,历下区将以全市“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心无旁骛抓项目、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紧盯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力实施经济量质齐升、项目建设提升、创新发展支撑、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治理提升等五大行动,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社会民生、安全稳定三项保障,不断开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继续在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重点抓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四抓四提升”工作要求,积极抢抓国家重磅政策机遇,再谋划筹备200个、总投资80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进文博西、东郊饭店等片区征收拆迁,推动73个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重点抓产业升级。持续巩固全省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壮大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提升消费品质,做优高端商贸。聚焦山东历下经开区,做好片区“2+N”产业布局规划和用地规划调整,加快高端载体建设和新优项目落地,完善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吸引更多行业龙头,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桥头堡”。
  重点抓改革创新。历下区将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科创金融改革、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颗粒度”更细的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巩固“招商服务年”成果、提升服务质效,大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腰部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重点抓民生改善。下“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尽心竭力为全区83万居民提供更加温馨暖心的公共服务,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真正转化为居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项目为王”,力争新增
世界500强项目5个以上

  对历下来讲,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以高品质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新的一年济南市委确定为“项目提升年”,这是在“项目突破年”和“项目深化年”基础上的再加力、再升级。历下区将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落实“四抓四提升”要求,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抓好在建项目,提升发展能级。有序推进茂岭数字科创中心等73个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智汇云谷等31个项目如期开工,银丰天地等15个项目按时竣工,重点围绕“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在明府城片区,一体推动明府城片区保护提升,启动50座院落修缮,统筹推进泉城路商圈改造,打通重要节点、提升景观形象、增加智慧设施、优化交通出行,促进泉城路商圈与历史街区空间互通、人流互动、产业互融。在济南中央商务区,加快济南都市圈协同发展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信泰中心等高端载体竣工,同步开展环境综合提升行动,真正彰显现代化城区品质魅力。在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加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点园区建设,不断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抓好谋划储备,提升投资质量。聚焦国家政策导向,继续争取政府专项债等更多政策性资金支持,发挥政府基金引导效应,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突出强链补链、结构优化、上下联动,围绕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关键领域,超前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再储备优质项目200个、总投资800亿元。
  抓好要素供给,提升保障水平。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实施更新,加快义和城中村改造,推进文博西、铁路智慧产业园等片区规划调整,实施东郊饭店等项目征收拆迁,加快三塑、中央商务区西片区等地块安置房建设,推动科技城等15宗、465亩土地出让,为项目接续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抓好项目招引,提升落地效率。把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历下资源富集优势,统合空间载体、市场需求等招商资源,不断丰富招引服务“工具箱”,全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力争新增世界500强项目5个以上、央企省企总部8个以上,加力推动项目高效落地。
激发历下科技创新活力
孵化科技型企业50家以上

  近年来,历下区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着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广阔平台,不断深挖创新思路、深化校地合作,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重点实验室11家,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119亿元,创新氛围不断浓厚,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025年,历下将坚决树立锐意突破的创新意识,当好敢为人先的“开拓者”,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支撑行动,加快实现以创新为支撑的内涵式发展。
  在深化科创金融改革方面,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引导金融机构推出更多个性化、特色化信贷产品,加大“高企贷”“齐鲁科研贷”等科创专属金融产品推广力度,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50家。
  在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方面,重点支持中铁十四局、中建八局、中创软件等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实施“揭榜挂帅”协同攻关,发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带动作用,促进高校院所与辖区企业精准对接,落地更多校地合作项目。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等高端平台,打造“历下好成果”交易品牌,完善“成果储备—专家决策—服务落地”全流程转化机制,建立清单化科技成果储备库,力争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亿元,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全力服务人才发展方面,推动高质量科技人才平台建设,围绕全市“1+N”项目孵化矩阵,提升科技金融大厦、丽山细胞产业园、济南(历下)国际人才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引才育才效能,高标准策划海右人才节系列活动,继续做好“引才图谱”发布,不断扩大科技领域“引才朋友圈”,打造“近悦远来”的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将新增学位6300余个

  近年来,历下区民生事业不断进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历下区将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急难愁盼”,从细微处发力,不断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力办成一批惠民生、暖民心、保民安的民生实事,让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坚持“弱有众扶”,筑牢社会保障底线。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改革,提高救助的针对性、精准度、时效性,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充分调动引导社会力量,打造多元参与、贯通衔接的救助帮扶“联合体”,为困难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坚持“病有良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加快实施历下医院改造提升,配套先进诊疗设备,扩大床位数量规模,强化与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完善“大病直通三甲医院,小病便捷社区解决”的高效分级诊疗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坚持“学有优教”,推动教育事业高水平发展。精心打造“安托善育 乐居历下”服务品牌,深入开展嵌入式托育服务,使就近、可靠、安全、便捷的优质托育服务惠及更多居民群众。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6300余个,新引进名校长、名优教师40人,新培养市级以上名师150人,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普惠均衡。
  坚持“老有颐养”,持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依托“亲情E联”平台,做好独居老人居家安全照护及服务。健全完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养老助餐点改造升级力度,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佛山街康养项目投入运营,做优“历下养老”服务品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