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428个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千亿元以上,落地投资300亿元以上;加大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市场、保障和改善民生……1月9日,济南市历城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聚焦2025年历城发展,一项项切实又精准的举措掷地有声,吹响了新的一年历城区拉升标杆勇挑大梁的奋斗号角,擘画了历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李梦瑶 济南报道
再创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奋力推动改革创新
“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是省委、省政府评选的至高荣誉,历城区已经四年三获此殊荣。我们将久久为功、争先进位,坚定不移聚力改革、突破创新,继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历城区区长续明说。
今年,历城区将继续全力打造山大、超算、唐王三座科学城。
山大科创城将依托山大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山东办公室,引入山大科创母基金和社会资本,加强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建设,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超算科创城集聚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整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光电产业研究院、济南晶谷研究院资源,加快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申建,高标准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
唐王农业科学城依托省农科院、山农大、种业集团,高标准建设运营山东种业科创园,发挥鸿翔玉米、蔬菜育苗等科技小院优势,加快打造智慧农业、都市农业新标杆。航空航天领域推动齐鲁空天院2颗“历城造”卫星发射,加快星河动力新一代商业运载火箭项目落地,提前布局低空经济。全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30家,新增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0家以上。
扎实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金融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金融管家+科创”服务模式。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集成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泉惠企”平台功能,加快政策事项标准化、标签化、数字化改造,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让扎根历城的老企业感受到“家的温暖”,让选择历城的新企业体验到“家的安心”,与历城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聚焦争创全市投资总量八连冠,组织实施“项目提升年”行动
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今年历城区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畅通重点项目保障服务“绿色通道”,加快推进428个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千亿元以上,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这些项目中,既有服务经济发展、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也有赋能城市品质提升、改善民生的项目。
今年,将加快推进山东黄金金融贸易中心、齐鲁动保生物制药产业园等63个省市重大项目,抓紧抓牢中科曙光济南基地、齐鲁安替高端制剂等171个产业项目,聚力推进港九美丽先行区、宋刘城中村改造等162个城乡建设项目。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加大城市综合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领域投入,加快推进唐冶养老中心等95个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
同时,历城区将研究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用好已落地17只基金和区属平台股权投资,有效扩大招商成果。绘制重点产业“招商图谱”,上线“招商云地图”,发挥好代表委员、商会、行业协会、“城市合伙人”作用,深入开展场景招商、以商招商、链长制招商,力争新签约项目120个、落地投资300亿元以上。
历城区还将全力加快临港开发区建设,以“扩区调区”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产业发展、城市配套、载体空间,高质量做好标准厂房、载体园区项目招引,全力打造特色“区中园”。以“基础设施”为抓手,推进智信路、董家街等管廊管线建设,加快实施高压线路迁改,不断提升园区企业发展承载力。以“做大存量”为重点,依托济南轨道交通产业园、济南重工、中交智慧产业园,大力引进新材料、工程机械、机电系统等上下游企业,打造交通装备产业基地。聚焦先进激光、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推进邦德激光全面投产,加快建设齐鲁光谷。以“项目落地”为目标,加强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扩大“园区事、园区办”服务内涵,持续提升园区服务企业质效。
聚焦做强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导产业是发展的强引擎,是全区跃升发展的支撑。历城区将着力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增效。围绕晶体材料产业链,聚焦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研发制造应用,出台支持新一代晶体材料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发挥中晶芯源龙头引领作用,推动达新半导体等一批项目开工达产。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研究制定算力赋能产业的若干措施;加快中科曙光济南基地建设,推动研发中心、适配中心、高端制造和新一代智算中心落地。以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带动济钢片区智想城建设;支持省科学院建设大模型创新工场。
着力推动贸易物流融合发展,服务保障中欧班列济南集结中心建设,加快货运中心二期、董家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推动中哈两国双园项目落地,积极打造适铁型、适港型、外向型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抓好济南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山东高速“齐鲁号”二期和TIR中心建设,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列。发挥北方消费品分拨中心集货优势,海铁联运班列运量突破4万标箱。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推进唐冶北会展中心、开放之门主体完工,实现“产贸运展”融合发展。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集聚成势,坚持“医药、医疗、医养”融合发展,全年引入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第三方检验企业30家以上。启动宏济堂饮片智造工厂建设,推动丸剂数智工厂、阿胶智能制造实现量产。加大生物医药港招商力度,加快九如药业入驻投产,推进中科生物干细胞项目取得新突破。
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做活首发经济,鼓励更多国内外品牌打造首店、首秀、首展,新引进品牌首店20家,打造一批更具影响力的消费商圈。做大赛事经济,承接棒垒球、马术等国际品牌赛事,举办电竞、无人机等高水平专业赛事,办好泉城夜跑、历城“村超”、马拉松等特色赛事,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不少于230场。做优银发经济,加快建设闵善国际康养社区,争创省级养老服务示范项目,全力打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做精文旅经济,推出一批精品线路、研学基地、户外营地,大力发展演艺经济、会展经济、假日经济。加快大辛庄遗址博物馆开馆迎客,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4000场以上。
聚焦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历城区坚持突出建管并重,整合各方资源,以更优的空间布局、更美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
以工匠精神推动城市建设,洪楼广场片区加快轨道站点TOD建设,高标准建设全福河景观带,加快君澜五星级酒店、京东超级体验店等“引爆”项目落地。东风片区完成环联夜市二期建设,启动三期西周小院、大辛河西侧提升改造。宋刘片区新建黄台山公园、文体中心等配套设施,启动改善性住房建设。工业北路沿线片区全力化解石材厂、化肥厂遗留问题,加快周靳郭、王舍人村等土地熟化。新东站片区新建滨水商务区,串联龙脊河自然景观带。
服务保障轨道交通4号线、8号线通车,建设提升25条市政道路,拓宽打通奥体西路、唐景路等“断头路”“瓶颈路”,助力全市打造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
以绿色理念擦亮生态底色,实施餐饮油烟、空气异味专项治理,力争空气优良天数好于上年。常态化开展水污染隐患排查,推进华山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全福河、刘公河等河道综合整治。
建设全市首个循环经济产业园,持续打造无废重点项目,创建更多“无废细胞”。启动唐冶中央公园北区建设,新建9处公园游园,新建提升13公里绿道,打造13处共享绿地,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历城区将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启动47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充分利用各类零星地块,打造一批公共服务活力空间,新增健身设施65处、阅读空间20处。持续开展“治堵、治乱、保畅”行动,新建公共停车场8处,新增停车位1147个,有效改善拥堵违停现象。
此外,历城区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成立历城区大科学教育中心,培育54所科学教育引领校;探索新时代综合高中发展模式,建设历城职专实训基地,争创全省首批高水平中职学校;坚持全环境立德树人;加快烟草地块、响泉街等学校建设,新开工中小学、幼儿园6个,新增学位5760个。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