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普集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对标全区“六大行动”,凝心聚力、务实攻坚,全力推进“十大攻坚突破行动”,破解发展进程中的诸多桎梏难题,探索出了普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通讯员 于月
坚持党建引领
赋能基层治理幸福指数
强化政治建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创新领导干部周末课堂、机关大讲堂等载体,组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开展专题报告会15次,举办各级培训班29期,分层次全覆盖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党员干部“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更加牢固、“两个维护”更加坚定。
抓实党建基础。健全党建工作区“六抓六促”机制,打响村企共建等品牌,打造群众离不开的基层党组织。以上率下推动机关党建“走在前、做表率”,持续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和“党员的样子”大思考、大讨论、大提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挑重担、打头阵。开展评选月度先进,为民办实事116件,锻造肯担当、善作为干部队伍。提高“三新”党建质效,规上企业党组织单建率突破90%、覆盖率100%,把“最活跃的地带”打造成“最坚强的阵地”。
强化党建赋能。探索工业社区“集力益企”矩阵服务模式,建强组织链、锻造队伍链、延伸阵地链、拓展资源链,开展要素帮办、政策帮享等服务,开创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新模式。探索农村共同富裕“1333”新模式,建设共富微工厂57家,吸纳从业人员940余人,带动村集体增收251万元。打造“拾光聚力·无微不至”慈善+网格幸福家园工作品牌,完善民生保障,争创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新样板。
做强实体经济
厚植高质量发展源动力
强化招商引资。发挥区位空间优势,依托“一园六区”资源,发挥商会、青企协、新联会影响力,持续强化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目前,已招引江苏欧文斯新材料、山东通金电力绝缘新材料、山东深蓝机器智能装备等24家企业。推动(济南)智能制造模具产业园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招引模具产业上下游企业,帮扶金池重工等本土企业开辟模具产业赛道,推动模具产业依园建链、区域联动,打造模具产业创新集聚发展新高地。
深化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台账化管理62个重点项目,抓好胜晔磨球新材料研发、明天机械高端风机智造等项目的建设进度,持续推进土秀才新型有机肥等储备项目,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后劲。截至目前,山东明天机械等33个项目已建成达效。
优化服务保障。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实行领导干部“六包”制度,探索工业社区“集力益企·1443”链动矩阵服务模式,成立亲清会客厅,启动“工业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暨产业治理平台试点,强化监督问效,精准解决环评办理等问题36个,打造了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新名片。扩增量、挖存量、创变量,截至目前实现小微企业升规纳统19家,推动“四上企业”提质增效。
坚持内外兼修
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做深产业兴旺大文章。一是特色产业促增收。深入开展农业品牌化打造、市场化营销、规模化推广“三化”工程,科学布局特色种植500余亩,通过线下展销+线上营销,推动“乡逢普集”产品入驻明水古城,形成品牌效应,“一村一品”“多村一业”小板块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渐成规模。引进济南顺百吉科技产品有限公司,推动四大系列农产品抱团出圈,实现了小农户接轨大农业。预计全年可销售普集手造铁锅40万口,助农增收1000余万元。二是文旅融合促增收。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等资源,发挥桥子、博平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带动作用,打造六线三片主题游线路,组织猕猴桃采摘节、戏曲文化节等农事节庆和研学活动,培育鲁兴餐饮等企业,推进大院村康养民宿项目,探索农旅综合体模式,三产融合不断加深。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探索“党建+村规民约+文明实践”新模式,全面开展“十星级守约户”评选活动,重塑文明乡风、环境清风、产业东风,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创造力,推动全面振兴。
建设和美宜居新乡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机制、发动群众,以党建网格化和践行村规民约为依托,实行党员包街巷、党员包户机制,建立“周五清洁日”、每月主题党日集中整治制度,全面开展清洁户、清洁街巷评选和清巷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精准施策,打赢耕地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域优美新画卷全面展开。
涵养昂扬向上好气质。以传承历史文化和保护传统村落为抓手,完善“3431”文化振兴模式,挖掘弘扬袭勖等传统故事,寻找“多彩普集推荐官”,讲好普集故事。打造长白星火、毓秀人家研学线路,举办趣行美丽等研学活动,全面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倡树文明新风,推动文化繁荣。
聚焦共建共享
打造幸福普集新样板
惠民项目夯实保障。坚持以项目惠民生,全力突破驻地提升、农村饮水等工程,打造“拾光聚力·无微不至”慈善+网格幸福家园工作品牌,全覆盖建设“幸福家园”二期项目79个,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现幸福家园连线成片。
贴心服务温暖群众。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聚焦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新建幸福院3处、残疾人如康家园1处,推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行政村幸福院覆盖率达91.3%。强化网格服务,成立慈善志愿服务队26支,开展周末时光小站等服务80余次,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严实举措保障和谐稳定。守住安全底线,加大安全生产、防洪防汛等工作力度,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创新“民心茶社”“议事亭”等平台载体,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做强“雷·峰工作室”品牌,妥善解决诉求,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深化改革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管好用好资产资源。成立街道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全面梳理闲置资源,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探索出招引企业、场地租赁等唤醒模式,建成共富微工厂57家,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为村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激活经济发展活力。全面铺开企业绩效管理,引导辖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充分释放土地资源活力。探索工业园区专业化、物业化管理,成立园区管委会,引进物业公司,加强管理服务,确保合规平稳运行。深化“政校企”合作,加强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建设高校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深化“四链融合”,出台人才房等优惠政策,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深入推进镇属企业改革。建立健全镇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镇属资产监管机制,规范票据使用和用地管理,不断增强平台公司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镇属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聚焦“清正廉洁”
把纪律规矩挺在前列
正风肃纪,淬炼清朗生态。制定《202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签订责任书86份,开展集体廉政谈话80余人次,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压实职责,提升治理效能。护航街道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行动,举办专题“阳光问效”活动,培建立“亲清观察员”队伍,拓宽涉企问题线索受理渠道,营造风清气正、和谐高效的政商关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专项监督8次、阳光问廉活动36场次,确保全力阳光下运行。
守正创新,打响廉洁品牌。挖掘廉洁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桥子、袭家等廉洁文化一条街,创新打造“清风‘普’来”廉洁文化品牌,强化宣传应用,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十个一”系列活动,创新廉洁文化传播载体。
一年来,普集街道上下团结拼搏、奋发实干,较好地履行了各项职责,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落实效率不高等问题和不足。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坚定不移坚持党建引领,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普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