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开花结果”
“要说‘议政直达车’,我对它的作用感受很明显。”1月6日下午,在政协委员报到现场,烟台市政协委员、烟台蓝海盛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子富说,2023年他通过调研,认识到传统的电梯救援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当今电梯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是导致事故时有发生的关键问题,他在提案中提出‘建议推广电梯智慧物联系统’。”
提案提交后,赵子富表示,市政协高度重视,将智慧电梯提案列为重点提案参加“议政直达车”。“2024年11月,针对2000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进行的‘一键救援’智慧化提升改造试点工程已经圆满完成。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的提案实现了从开花到结果,这个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赵子富感慨道。
据了解,赵子富点赞的“议政直达车”,是市政府与市政协联手创建的,旨在搭建市政府主要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与政协委员定期面对面交流座谈的协商平台。
“议政直达车就像一座桥梁,把政协委员们的‘声音’直接送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耳边,让大家的声音都能被听到。”赵子富说。
委员抢着去参加
据悉,“议政直达车”自建立以来每年组织开展2次。“每次活动从启动到举办,周期一般为2—3个月。”烟台市政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议政直达车’要求协商选题‘直’面发展,精准对焦‘痛梗阻’;调查研究‘直’达基层,基础素材‘真全细’;议政建言‘直’通高层,高效协商破难题;办理落实‘直’跟到底,成果转化有保障。”
“更可贵的是,委员提案中的建言,相较于传统协商模式,减少了层层转交、文来文往,提高了协商效率,缩短了转化周期、办理时限。”市政协工作人员说。
“从‘建言直达’到‘办理直达’,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精准、高效,这种高规格的互动非常有力量!”赵子富说。
如今,委员们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涨,从最初的“商量着去参加”到如今“抢着去参加”,委员们的履职能力也明显提升,不管是选题的角度,还是调研的深度以及建言的实用性都有长足进步。
两年多来,40名委员分别围绕大力发展甘薯产业、争创世界鲁菜之都、加大对企业的金融支持、讲好烟台故事打造城市IP、婴幼儿托育、城市供热、农村宅基地管理等一批与城市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200多条具体建议,推动4项重大节会举办,11个相关文件出台,切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政协力量。
协商模式的“烟台样板”
“议政直达车”精细化、高质量的议政建言,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了能够提高转化落实质效,市委、市政府“两办”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市政协议政建言办理落实工作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市委、市政府督查机构负责对政协议政建言办理情况进行督办。
为实现委员全过程、全场景参与“议政直达车”的建言成果转化落实,市政府与市政协共同建立了“发言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全程参与相关工作推进—长期跟踪落实建言成果”的协商闭环机制,并与委员定下“五年之约”,邀请委员在履职周期内持续监督各自建言的推进落实情况,届末最后一次“议政直达车”结束,市政府与市政协将联合举办建言办理新闻发布会和成果展,将“议政直达车”的成果固化下来,宣传出去,增强委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我还是比较期待五年之约的,因为我在提案中建议要打造烟台的特色城市IP。”烟台市政协委员、山东万泰企业集团董事长王永明说,“2023年,我提出要打造烟台马拉松IP。2024年烟台马拉松比赛在全国45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希望继续通过马拉松赛事实现文体旅的有机融合。”
“政协委员通过参加‘议政直达车’,切实提高了调查研究能力、政策分析能力、系统思考能力、统筹谋划能力,增强了履职信心、建言信心和发展信心。”烟台市政协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使“议政直达车”办出质量效率、办出成果特色,烟台市政协建立了覆盖协商选题、调查研究、议政建言、成果转化等全链条协商机制,努力将“议政直达车”打造成为创新政协协商模式、推动建言成果转化的“烟台样板”。
闫丽君 吕奇 于洋 王琳 烟台
1月7日,政协第十四届烟台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从会上获悉,近年来,烟台市政协创新建立了“议政直达车”协商方式,实现委员直通高层,面对面建言,提案直接转化当场拍板。通过“议政直达车”两年多的运行,先后有40名委员围绕大力发展甘薯产业、争创世界鲁菜之都等热点难点问题,提出200多条具体意见,推动烟台马拉松等4项节会举办,《烟台市金融赋能行动实施方案》等14个相关文件出台,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贡献了政协力量、展现了政协担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