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年,使用最传统的全画幅胶片机创作
他用光影记录不一样的千年孔林
2019年09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

  8月17日,受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邀请,由中国著名摄影师杨延康策展,济宁籍摄影家井源作品《孔林》亮相洱海之畔。“因为摄影处所的阴森、沉寂,一般的摄影者不会关注这一题材,这也使得孔林成为众多人眼中最为神秘的存在。”在井源看来,这里的坟冢和石像生虽已沉睡千年,但它们用另一种方式记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我希望利用摄影来捕捉孔林之美,为世人展现孔林的文化积淀。”
  给儒家文化
换种表达方式

  大理国际影会,艺术者和摄影者的盛大聚会,各种文化交融于洱海之畔,引来诸多追随者的朝圣与向往。生于洙泗之滨的井源也是其中一位。
  这次,他带到影会上的作品是《孔林》,一幅幅充满沧桑感的文献性胶片影像,让人仿佛跨越时空,去感受这一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所带来的年代感和极富生命力的画面语言。这些摄影作品中,有表情多变的石像生,有经历时光摩挲的墓碑,有葳蕤生长的古柏,有仿佛沉睡的水桥和石兽。碑记、石像、水桥、古柏、一叶、一草……透过井源的摄影作品,感觉一幅幅画面,都是来自他内心与孔林的对话。
  “选择拍孔林,是源自与杨延康的一次约定。”谈起这一主题的创作,井源娓娓道来。很多年前,杨老师说,作为孔孟之乡的一名影者,你应该多关注一下三孔,尤其是孔林,这将是一个格外震撼的视觉画面。当时井源在心里其实是抵触的,因为很多摄友会说,孔林毕竟是墓地,去拍的话毕竟有些忌讳。
  井源曾一度放下了去拍摄孔林的念头,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儒家文化认识的加深,再次燃起了他拍摄三孔的念头。井源告诉记者,其实他与三孔有着不解之缘,他出生于洙泗之滨,父辈曾经在曲阜读书任教,他参加工作后在济宁消防任职,又成为这片寂静陵园的守护人。林林种种似乎是冥冥注定,他决定,拍三孔,从孔林开始,通过自己独特的视野和角度,换一种方式表达儒家文化。孔林最为陌生,他对自己的创作一开始就提高了要求。
目睹孔林四季变幻
四年凝结千幅作品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犹如圣人三千弟子归来的井源,坚毅地不放弃与孔林的缘份,春去冬来,用影像剝离和留存千年的相遇。
  这是井源摄影展上,杨延康在序言中所作的些许表达。井源用4年的零散时光,凝练出千余幅摄影作品,这一次心的修行,也是一次文化的求索。
  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在儒家学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年四季,春来暑往,井源目睹了孔林的四季变幻,闭上眼睛,他也能清晰地辨出孔林的东南西北,他与各朝各代的石像生对话,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用最古朴、传统的摄影技法,记录千年孔林之美。
  4年时光,井源总会清晨出发,进入寂静的孔林拍摄。置身千年墓地,耳旁的洙水河流水声如此清晰,鸟鸣与风声响彻耳旁,不由自主地让心就这样静了下来。井源说,每一次拍摄,都会汗流浃背,因为用最传统的全画幅胶片机创作,准备工作就要20多分钟。成像镜里看到的是倒影,每一次按动快门都是考验和洗礼。
将用10年拍完三孔
让更多人了解儒家文化

  “静下来的时候,孔林的一切不再是那样沉寂,反而透出了另一种生命和生机。”井源说,就像各个朝代的石像生一样,不同的朝代,它们的表情都是迥异的,例如宋代的石像生,表情里透着一种洒脱和超然,而明清时的石像生,表情则显得有些拘谨。
  “整个拍摄和照片冲洗的过程,全部用最为传统的方式。”井源说,呈现出来的作品,骨子里就透着沧桑感和历史感,让人看到心生敬畏,肃然起敬,思索万千。“陌生的领域往往更具冲击力,作品也被赋予无限的张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儒家派的传承者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记录孔林,传播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的核心思想。祖辈久染儒风传承的井源,便寄情怀与胶片之上,希望利用摄影来捕捉孔林之美,展现孔林千载之文化积淀于世人。
  “孔林拍完后,我还将继续进行孔庙和孔府的拍摄,计划用十年时间,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去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三孔。”井源说,孔林摄影展在大理古城展出后,未来将会在更多的城市巡展,影像的记录与传播将会让更多的人感悟孔林、了解儒家文化。
  井源正在孔林内创作拍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