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张楼镇刘菜园村——
磨扇砸坦克,佳话美名扬
2019年09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屡遭侵袭而未得逞
“小皇城”由此得名
  成武县城东北30余里处,有个村子叫刘菜园村,村东南有个四合院,院子大门朝西,紧挨大门的北侧有一间小土楼,周围房顶上都筑有l米多高的隐身墙,墙上挖有隐藏的射击孔,大门前边约l0米处有一大水坑,院子南边也有个大水坑。四合院的主人叫刘金端,他自幼好强,勤劳持家,生活过得比较富裕。
  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为护家看院,刘金端买了5支土枪。虽屡遭偷袭,但土匪、盗贼都没有得逞。人们因此给这个四合院送了个外号——“小皇城”。
  抗日战争爆发后,沉寂的成武大地燃起了抗日的烽火。遭受日本侵略军铁蹄践踏的穷苦农民和爱国志士,面对国土沦陷,盗匪蜂起,家园难保而忧心忡忡。为了抗日保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村民们筑村寨,购枪炮,搞武装,勇敢地拿起了抗日的武器,保卫家园。其中,成武县二区,北靠巨野县,东临金乡县,距三个县的日伪政权统治中心均较远。金乡至成武公路穿过二区的南部,是金乡、成武日伪军联系的必经之地,这里的民团组织发展较快。
  由刘菜园的刘平德和张曹庙的张庆兰为起首的包括乔庄、许庄、王桥、前李庄等十几个村庄的民团联防队,活动集中,村村自卫,数村联防,一村有难,八方支援,是这一带比较有战斗力的农民武装。他们联络及时,行动迅速,紧密合作,经常出其不意袭击日伪军,很快就打出了名气。其中,也包括刘金端的“小皇城”。
日伪军来袭
刘金端等留守抗击
  1942年5月16日中午,在金乡至成武的公路上,白浮图至苟村集一带,尘土飞扬,马达轰鸣,两辆坦克开路,19辆汽车满载张牙舞爪的日伪军开到黄楼、高堌堆附近。500多名日伪军,分数路对公路以北的村庄进行“扫荡”。各村民团紧急动员,分头抗击日伪军。战斗先后在黄楼、王桥、前李庄打响。
  战斗打响后,各民团奋勇参战,阻击敌人,但终因日伪军兵多势众,武器精良,民团难以抗击,只好撤出村庄,在广袤的田野里利用麦田、坟地和沟壕等地形作掩护,灵活地打击敌人。刘菜园是这一带距金成公路较远的一个小村,村北是一片洼地,十几里没有村庄。村子没有围墙,四周却有大水坑围绕,村子地势东高西低,只有一条东西街,绝大多数人家住在街北边,街南边东头只有村民刘金端家的一个四合院。
  “我听父亲说,那天村民们刚吃过午饭,突然听到不远处枪声大作,而且声音越来越近。”刘金端的曾孙刘学库说,当时民团联防队负责人一方面组织人员防御,一方面组织老弱妇孺撤向村北大洼。
  此时,独居村东南角的刘金端四合院里,刘金端一家除两个孙子去村外参加阻击敌人外,他的儿子、儿媳及两个孙子,两个孙女都没有撤走,他们决心凭几支快枪和坚固的院落进行抵抗,保护自己的家园。“我的老爷爷当时虽然已70多岁,但性格刚烈,不愿离开这个家。”刘学库说,他曾祖父让孩子们用两个石磙顶住大门,然后,自己登上土楼上监视敌人,准备伺机打死入侵的敌人。
石磨从天而降
将入侵坦克砸瘫痪
  在刘金端登上土楼后,发现附近村庄的逃难百姓纷纷撤向村北的大洼地,而100多名日伪军以两辆坦克开道,气势汹汹地追到了村头,对这一地区进行“报复性血洗”。当时,刘菜园只有十几户人家,虽不富裕,却家家有院,户户有枪,土棚屋顶上还筑有隐身的“女儿墙”。日伪军下午4时许进村后,既入不了院,也找不到人,只好在街上乱转,而村民们则从院、墙“枪眼”中瞄准敌人,一枪撂倒一个,这种一方赢的“战斗”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日伪军看到分散行动吃亏太大,就向刘金端的四合院集中攻击。随后,一辆坦克就径直开了过去,企图撞开大门,消灭这家抵抗者。但门前道路狭窄,坦克用不上惯性,两次触门都没能奏效。接着,坦克调整位置继续撞门,厚厚的大门嘎嘎吱吱作响,随时都有被撞开的危险。一旦大门被撞开,辛苦创下的家业荡然无存不说,一家人的性命也难保。
  在此紧急关头,刘金端急中生智,立令其子、媳和和几个孙辈,一起将大门门楼上作掩体用的一扇石磨举起,砸向正在撞门的坦克,只听“哐当”一声巨响,坦克顶门被砸陷一尺多深,司机当场毙命,坦克瘫在那里。
  时近黄昏,成武县抗日政府独立营赶来增援,撤往村北大洼的各村联防队员开始反攻,散布在田野里民团联防队员也与日伪军周旋。日伪军惟恐夜战被歼,立即调来另一辆坦克,拖带着这辆瘫痪的坦克离开。
  在这场战斗中,73岁的刘金端因年迈行动迟缓,不幸中弹身亡。而这次反“扫荡”,却毙伤敌人58名,砸坏坦克车1辆,给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小皇城石磨砸坦克”的故事也从此传为美谈,新中国成立后,磨扇被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
传承红色精神
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如今,距“小皇城”石磨砸坦克已过去70余年,而那首根据此事编写的歌谣不仅被每个刘菜园村民熟记于心,那种勇于奋斗,不畏艰险的红色精神,更成为今天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近年来,乔庄行政村着力推进一村一品经济发展,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模式。2017年,全村共种植大棚黄瓜、油豆等蔬菜30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3%以上。
  目前,全村共建造各类大棚3169个,户户有大棚。全村1120名劳动力从事蔬菜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占全村人口的62%。全村从事主导产业的人均纯收入1.72万元,主导产业总收入2382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4%,全村人均纯收入1.4万元。
  据张楼镇党委书记张伟介绍,目前他们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建的张桥千亩优质秋桃种植基地,10万株桃树苗生长旺盛;谢楼村新建百亩黑枸杞栽植种植基地,明年进入盛产期,亩收入万元以上;投资3000万元打造张楼镇伟硕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其中利用扶贫项目资金1040万元,占地280亩,共建设71栋高温大棚已正式投入运营。
  张伟说,在城镇面貌方面,张楼镇许庄社区16栋住宅楼主体工程和2000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工;投资100万元打造的秦刘庄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初显成效。镇村道路建设不断加强。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此外,张楼镇不断强化民生事业保障,该镇医养综合体项目总投资3700万元,占地30亩,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提供床位430张,建设养老综合服务楼和医疗综合服务楼各一座,目前,主体已完工,预计今年10月份可投入使用。
  如今,张楼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正朝着更好的明天前进。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念东

  成武县有个刘菜园村,在抗日战争时期,村东南有个四合院,因防墙高筑,土匪等来袭都未得逞,而被称为“小皇城”。1942年,在一次抗击日伪军的“扫荡”中,这个四合院里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用石磨砸坏了敌人的坦克。“小皇城”磨扇砸坦克,一直在群众中传为佳话。8月29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位于成武县张楼镇乔庄行政村刘菜园村的“小皇城”,听磨扇砸坦克事件主人公的后人刘学库讲述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