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雨天“提前打开校门”的钥匙
2023年05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绘画 徐进
     □评论员 孔雨童

  5月22日,江苏常州天降大雨,一所学校门口却有大批学生在雨中等待,只因为按规定不到7点20分不能开门。事后,教育局在回应中称“时间早就明确过,恶劣天气家长更要做好预案,也会跟学校说,特殊天安顿好学生”。这一事件引发广泛争议。
  学校不到7点20分不开门,乍一看,属于遵守制度无可指摘。但问题在于,现实中总有特殊情况需要应对。不论是大雨天家长怕因堵车迟到提前送孩子,还是上学路上突降大雨,提前到校或没带雨具,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提前打开校门让学生避雨是应当的,总不能让大批学生淋雨,湿着衣服上一天课吧,学生很有可能因此感冒生病。退一步讲,有人说“孩子淋个雨不用这么娇气”,那假若下冰雹或出现强对流天气呢?无视具体情况只僵化地遵守规定,对学生而言是极致冷漠的,教育者自身也有教条化、懒政之嫌。
  另外,也应看到,教育局的含糊其辞,可能也有原因:这是为了避免老师不在时校内发生意外事件,要承担安全责任。当下,每当孩子在校受伤,经常不论主观责任有多大,一些家长都会最大程度问责学校。在此影响下,“风声鹤唳”的学校干脆一刀切到底:不到点不许进校,放学立马清校;取消春游,取消风险大的运动;部分小学甚至规定下课无特殊情况也不能出教室……
  面对记者“能否提前开门”的询问,教育局反劝家长“做好预案”,颇有些“我就这样,没什么惭愧”的态度。一方面是被现实逼怕了,另一方面也是僵化地遵循着“只要我没责任”的处事思想。
  然而为了孩子们,我们总得找到那把“雨天能提前打开校门”的钥匙。相关部门在处理一些家校纠纷时,要厘清责任,不随意扩大,家长们也应反思是否有时存在过度问责;而学校、教育部门也不应为消灭责任把许多环节“一刀切”,省心了事。学校是教育下一代的场所,一言一行其实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只求不出错”“怕担责就不作为”的态度风气下,无论当下还是未来,孩子们淋到的将不只是一场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