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左)向禹城市莒镇新高村党支部书记了解抗战英烈事迹
记者 李梦晴
九月中下旬,正值高校新学期开学、学生军训以及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任务交织叠加的忙碌时期。作为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负责人,马东正在牵头组织该院的宣传部、思政部和有关院系,开展着一项新的教学探索。那就是把在暑假期间拍摄的一部思政教学片与新学期的思政课教学计划融合起来,让思政课的授课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地处德州市禹城市,该市的红色文化历史悠久,红色资源特别丰富。近年来,为认真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在高校的思政课课堂上讲好“红色思政”,更好的用最鲜活、最直接、距离最近的思政元素滋养青年大学生,成为了身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马东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成为了他一项逐渐探索、创新和实践的思政教研项目。虽然从教以来,他一直坚持将思政教材与红色文化、社会热点紧密结合,提高课堂感染力、吸引力,但影响并激励马东开展“红色思政”深度挖掘、探索拍摄思政教学片的,还是源自于2021年的一次创作采风活动。
2021年,兼任禹城市作家协会理事的马东,前往抗日烈士于曼青的家乡禹城市莒镇李屯村开展采风活动。在采风期间,马东收集整理了许多有关禹城市抗战历史和于曼青烈士的翔实资料。面对革命场馆的介绍、文字史实的记载、图片资料的拍摄,他发现这是思政课最需要的教学资源,而且如果拍摄成红色思政题材的教学片,可以与思政课教学计划融合起来,很多资源素材也能够直接“搬进”课堂、“放进”屏幕,让“红色思政”在大学校园里更多、更火,这样不仅可以增添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性、影响性,也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驻地的红色资源与文化。
为了能够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提炼思政素材、凝练教学要点、突出教育导向,达到教育、引导、激励大学生的效果,马东在日常从事党务工作、思政教学之余,亲自撰写思政教学片脚本,制定拍摄方案,利用周末、假期,驾车前往禹城乡镇、烈士家乡开展素材收集与整理工作。为了确保“红色思政”的准度、精度与深度,他与烈士亲属后代进行面对面交流,与烈士所在村镇的负责人开展深入走访交谈,尽最大可能挖掘和获取到更多的拍摄素材,并对相关的史料、表述等,与党史研究中心进行反复核实,确保了所使用的“红色思政”元素经得起检验,体现出思政课教学的严肃性与严谨度。
从2022年开始,马东在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过程中,也积极倡导实现课堂内外资源的双向融合。在拍摄《于曼青烈士》思政教学片时,他探索将思政课的课堂“搬进”革命教育场馆,精心组织了教学过程和互动方式,组织大学生前往禹城市齐禹抗战纪念馆,以“沉浸式”的教学体验,通过革命实际、陈列实物、现场教育等方式,完成了《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一节的授课。“于曼青烈士牺牲时,年仅23岁,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同龄。通过现场的学习,使我对禹城的革命烈士、红色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通过学习于曼青烈士的事迹,深深地震撼和影响了我,必定会在今后的学习、就业中进行传承。”德州科技职业学院2021级医学护理系助产专业的学生李冰冰在接受完“红色思政”的教学后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
今年上半年,根据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工作安排,马东兼任该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在制定全年思政课教学工作时,他将继续拍摄“红色思政”教学片,纳入了思政部的常态化工作中。从4月到7月,马东再次组建团队拍摄了《抗日英雄王克寇》的思政教学片。这期间,他将从王克寇烈士家中、上级党史部门收集到的资料,都应用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丰富了“红色思政”的内涵,增强了大学生们对“红色思政”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用好红色文化,丰富校园的思政教育载体,他积极汇报、加强对接,牵头联系学院及王克寇烈士所在家乡,于7月26日在王克寇烈士陵园举办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为该院开展校外的“红色思政”教育拓展了新阵地。
从2022年开始,马东带领所在部门的教师组成拍摄团队,坚持取材禹城本土红色资源,陆续拍摄了《于曼青烈士》《抗日英雄王克寇》等单部不少于20分钟的红色思政教学片,并与禹城市党史研究中心等联合,启动了拍摄禹城红色教育题材系列短视频的任务,以“大学生讲思政”的形式,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方法,发挥了“红色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效果。其中一部思政教学片创作成为了党员教育片,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评为了三等奖。“红色文化是珍贵的文化,红色资源是宝贵的资源,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对于‘红色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将会一如既往的做下去,与更多的同事们、同学们一道,让其在课堂上多起来、火起来,从而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征程上继续努力。”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马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