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就来等待交房,王顺亭是第一个拿到廉租新房钥匙的人,他的脸上写满了高兴和欣慰。
王顺亭一家住在鲁班公寓,租来的一个阁楼,房租一年就4000多元。最要命的是,一到夏天,阁楼里热得不能住;冬天暖气费太贵没钱交,一家人只好挨冻。“现在好了,有了廉租房,省下不少租金不说,今年冬天也不用再受冻了。”王顺亭脸上写满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他两口子都是下岗职工,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平时就靠他打工挣钱,儿子上大学一年学费、生活费就近四万元。听说家里有了廉租房,儿子特意给爸爸打了电话:“真高兴,爸爸……今年你和妈能舒舒服服地过冬了。”
10日7点,廉租房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还没有上班,王顺亭就拿着身份证来等着了。8时30分,开始发钥匙了。王顺亭通过了一道道核定程序,到胶州路工商银行东城支行交上了租金。在去银行的路上,老王跟记者算起了“经济账”:他家不是低保户,就有保障面积内和保障面积外一说了。按照国家规定人均15平方米的租金标准,他家3口人,保障面积内就有45平方米,按照每月1块2收取租金费,还剩4.88平方米,按照保障面积外的每月6元缴纳租金,所以王顺亭缴纳了一年的租金费996元,并取得了房租收据。“划算得很!”
10时许,王顺亭缴纳住房及室内设施押金500元(退出住房时经验收后一次性退还),并签订了廉租房租赁合同。当工作人员把天然气使用证、电表机箱钥匙、电卡交到王顺亭手里时,老王可高兴坏了:“终于找到有房人的感觉了!”
就这么着,王顺亭成了东营市廉租户里第一个“有房子的人”了。物业工作人员带着他来到新房,老王进门那一刻特别开心:“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里。”已经出嫁的女儿带着孩子也正好赶到,看着爸妈的新房,老王的女儿挺感慨:“这里小区环境也挺好,爸妈住在这里心情舒畅,我们也跟着高兴。”
看了自己的新房,老王很激动,连说“好好好”。老王拿着全套钥匙一遍一遍地看,嘴里还念叨着:“有了楼道门钥匙,可以进楼了,有了防盗门钥匙,可以进新房了。”王顺亭笑着跟记者说:“除了激动就是高兴,有这么便宜的房子,我们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解决了住房问题,很高兴东营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赶上了,我要尽快把东西搬过来,赶紧入住!”
本报见习记者 李沙娜
忙碌、兴奋、激动、失落,—张张不同的面孔、—种种复杂的表情,让10日的廉租房发放现场五味杂陈,气氛张力十足o读这些面孔,绝不仅仅是—种理解和同情,更重要的可能是—种责任和使命:廉租房建设,还要再多些、再快些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