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画像砖《驿使图》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
□周惠斌
上世纪70年代,魏晋时期的画像砖《驿使图》在甘肃嘉峪关市东北戈壁滩的古墓中出土,画面上“一骑绝尘”的驿使,堪称中国邮政的标志、形象大使,也是我国最早的“快递小哥”。
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样式,邮驿是古代为传递政令、军情而专设的机构,它既服务于官府,也为平民寄送信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驿使,也就是信使,古代专车传递文书叫传,骑马送信叫驿,步行传函称邮。
三千多年前,周代就已有颇具规模的邮驿系统。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站网络,交通要道上多设有供驿使食宿、换马的驿馆,同时颁行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行书律》。汉代的邮驿系统由州、郡、县三级管理,汉武帝曾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敦煌、张掖、酒泉、武威),据两关(玉门关和阳关)”,以便捷传递公文和信件。三国时期,魏国制定的《邮驿令》将“邮”“驿”结合在一起,是我国邮驿史上的首部法规。邮驿在唐代日趋完善,《大唐六典》记载,各地共有1639个驿站,驿务人员达2万多人。宋代以后,为传递紧急军情,又专门设置了为军队服务的快速邮递体系“急脚递”。清代,全国有官驿1600余处,驿卒7万余名,驿马4万多匹,数量甚是庞大。
然而,随着现代邮政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当下快递业的飞速崛起,曾经驿卒飞驰的邮驿,连同分布各地的驿道、驿站,渐行渐远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隐匿在浩瀚的诗词歌赋和文物古迹之中……
1972年初,甘肃嘉峪关市新城乡新城村的两个羊倌,在戈壁滩牧羊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处隐秘墓葬。不久,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专家探知了在嘉峪关以东、酒泉市以西近13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墓葬。后来,考古人员对这片“新城魏晋墓葬群”进行多次发掘,相继发现了多幅精美的墓砖壁画。这些壁画大多保存完好,而且色泽如新。壁画一般是一块砖面为一幅画面,其内容主要涉及各族人民的生产、狩猎、出行、宴饮、伎乐、庖厨、农耕、采桑、畜牧、打场情况。
其中,画像砖《驿使图》描绘了一人一马在漫漫黄沙的驿途上,飞奔急递、驿传天涯的场景。《驿使图》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米色设底,黑色轮廓线,马身涂黄色,点缀红色斑块,绘于公元3世纪前后,艺术地再现了西北边疆的驿使一骑绝尘的邮驿情形,被公认为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代邮驿形象。
画面上,形似当今“快递小哥”的驿使,头戴黑帻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骑跨红鬃烈马,足蹬长靴,左手举持棨传(过关时的信物凭证)文书,右手紧控缰绳疾驰,驿骑四蹄腾空,一动一静之中,凸显出驿递任务的重要和紧迫。驿使神情肃穆,面部没有嘴巴,一种观点指出,这是旨在强调昔日邮驿事关军务、政令,保密性强,职责要求必须守口如瓶。而那匹马的刻画更是精彩传神:马首高举,鼻阔耳削,目大有神,颈粗臀肥,胸廓健壮,细腿小蹄,筋腱毕露,长尾平甩,尽显宝马良驹快如闪电、急如星火、高速驰骋的英发雄姿。《驿使图》笔法简洁,线条流畅,画风洗练,融写实和写意于一炉,白描重彩,寥寥数笔,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高度体现了魏晋壁画所崇尚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
《驿使图》出土后,名声大噪,一度作为中国邮政的标志参加了世界万国邮政博览会,并作为嘉峪关市的城市符号,矗立在火车站广场之上,诠释出忠诚、负责、守信、高效的人文品格和城市精神。
1982年8月25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原邮电部以《驿使图》为邮票图案(将背景和人物衣服改为浅蓝色),发行了面值1元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票图古朴典雅,边衬大雁底纹,不仅契合纪念主题,而且象征着鸿雁传书的美好寓意,因此面世后深受集邮界的追捧。《驿使图》以“快马加鞭、守口如瓶、不辱使命”的形象,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而家喻户晓,广为传布。
1994年,原国家邮政储汇局发行首款全国通存通兑的储蓄绿卡时,同样选用了文化底蕴深厚的《驿使图》作为卡面图案。此后,《驿使图》在中国邮政及其储蓄领域不断续发再版,尤其是覆盖面最广的金融借记卡,走出国门,流通海外,亚洲、北美、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乏它的身影。200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票公开发行,票面上使用的依旧是以《驿使图》为主要图案的邮政绿卡,而这也是《驿使图》第二次走上方寸邮票。
如今,已然成为中国邮政“形象大使”“代言人”的《驿使图》,延续着它过往的使命,一如既往地演绎着“一人一马走天涯”的驿途传奇,向世界尽情展示着它源自东方文明古国的古典之美、磅礴之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