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完善传染病的分类,将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明确为本法规定的传染病。二是,完善监测、报告和预警规定。三是,完善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实施程序。四是,完善疫情控制措施,严格限定有关措施的适用条件。五是,做好与有关法律规定的衔接。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如何处理好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的协调衔接,确保法律之间协调一致?
王翔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目前防控传染病疫情工作,涉及到多部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6月28日刚刚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同步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从法律制度上形成防范和化解公共卫生风险的合力,本次传染病防治法修改有必要做好与和现行有关法律规定的衔接。为此,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修改:
一是,明确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设立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响应。
二是,明确传染病防治中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时,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境卫生检疫法也对与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的衔接作了规定。
下一步,将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意见,对有关法律草案的规定继续予以修改完善,确保法律之间协调一致。
本版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人大网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