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霏 通讯员 夏琳娜
济宁报道
今年以来,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逐渐完善残疾儿童救助机制,聚焦为民办实事,全方位保障特殊人群的权益。在新区,听障儿童可免费获得人工耳蜗及4年康复课程,在康复中心进行康复;孤独症儿童群体也得到关注与帮扶,不少孩子从封闭自我到能简单交流、融入集体。
听障儿童在进行康复训练。
免费安装人工耳蜗
享受4年康复课程
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目前已与全市12家儿童康复中心建立合作,为特殊儿童提供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服务。
以济宁市任城区小不点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小不点康复中心)为例,该机构自2016年起与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携手合作,共同为太白湖新区户籍的特殊儿童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9月5日,走进小不点康复中心,康复训练室中充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康复师的指导下互动游戏,露出天真的笑脸。他们都带着人工耳蜗,这是他们聆听世界的重要工具。孩子们认真地跟随康复师的提问逐一回答问题,尽管有些孩子仍存在口齿不清的情况,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令人欣慰。
济宁市任城区小不点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张慧介绍,人工耳蜗是针对比较严重的听障儿童需要用到的必需设备。人工耳蜗部分植入手术,需在耳朵后面做切口,将电极插入耳蜗,将天线埋入耳后皮肤。手术和人工耳蜗费用需20万元,这对于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即便植入人工耳蜗,仍需两年以上的康复训练,才能正常交流,之后如何融入集体生活也成为家长们担忧的问题。
关注听障儿童群体的需求,不断努力提升辅助器具服务水平。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从精准评估到个性化适配,从器具的质量把控到后期的康复训练指导,为这些听障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筛查,符合条件的儿童都可以免费获得人工耳蜗,家长仅需支付3000余元的检查费用。在后续的康复训练期,听障儿童可享受4年免费的康复课程,每年进行220天康复训练,每天至少3小时。通过康复中心的康教融合幼儿园参与集体课,进行适应直至融入。
家住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的虫虫(化名)出生48小时初筛时被发现存在严重听力障碍。在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的帮助下,成功安装了人工耳蜗。在小不点康复中心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已经可以流畅地与他人交流。如今7岁的虫虫已经幼儿园大班毕业,顺利步入小学。
截至目前,小不点康复中心共计为41名太白湖新区户籍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其中听力言语障碍儿童37人,智力障碍儿童4人,现在训儿童11人,已毕业儿童30名,均已进入普幼、普小。
关注孤独症儿童
点亮“星星”的世界
自2019年起,小不点康复中心开始接收孤独症、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各类特殊儿童。在其中,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最为困难。
“孤独症儿童就像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的独特世界里。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行为方面,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可预测的举动,社交上有严重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交流互动,无法对他人的目光做出回应,对于指令也常常无法执行。”张慧表示,孤独症通常在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才会被发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孤独症无法被完全治愈,并且在孕期也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提前预知。
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太白湖新区持续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救助工作。他们积极为每个孤独症儿童进行筛查及专业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孩子们推荐合适的康复中心。
家住太白湖新区石桥镇的祥祥(化名),在3岁的时候被诊断为孤独症。刚进入康复机构时,祥祥完全无法与人沟通,甚至连最基本的讲话都不会。但是经过3年康复机构专业课程的系统训练,如今的祥祥已经可以进行简单交流。
无独有偶,涵涵(化名)两岁时被发现患有孤独症。在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的积极对接下,2022年涵涵顺利进入小不点康复中心。张慧回忆,涵涵刚来时,根本不会与人交流,每天就默默地坐在角落,神情落寞。
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今年涵涵不仅可以仿说一些简单的话语,脸上也有了笑容。孩子的妈妈看到孩子如此大的进步,满心欢喜。如今,涵涵已经能够进入融合幼儿园与其他孩子一起进行集体课,并愿意主动接触其他小朋友。
精准手术+康复训练
脑瘫儿童重获希望
冯女士的女儿如意(化名),在3岁时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的磨难。“当年孩子发烧一周,一直无法退烧,后来通过中医推拿、打消炎针才得以缓解。”冯女士回忆说。然而,康复后如意(化名)逐渐出现了两条腿走路不协调,运动异常的情况。“当时孩子开始踮脚走路,两条腿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双腿肌肉僵硬无法放平,行走困难。”经过诊断,持续的高烧破坏了如意的脑神经,形成脑瘫,导致下肢肌张力过高,产生运动障碍。在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的协助下,如意(化名)的命运迎来了转机。
今年3月底,冯女士向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提交了相关资料并进入审核。“4月6日就安排孩子进了医院进行术前检查。”冯女士表示,随后,医院邀请北京专家前来会诊,确定手术方案,并以最快速度安排手术。
4月8日,如意(化名)顺利进行手术,通过脑部微创,刺激神经,缓解下肢肌张力。“当时手术很顺利,当天就可以下床了。并且术后康复效果不错,走路也有了很大改善。”目前,如意(化名)还需要进行每日的推拿、按摩、机电刺激、痉挛肌低频治疗,对下肢进行康复训练,每天进行3小时。
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强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完善筛查、诊断、救助衔接机制,落实制度与政策,保障基本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提升服务率,提供就近就便的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等个性化服务。提高辅助器具服务水平,做好适配工作,利用指标结合预算,开展机构和社区康复辅具相关服务。
今年以来,太白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残疾人工作办公室已为全区86名残疾儿童实施免费康复训练救助;为5名残疾儿童精准适配辅助器具;成功为1名脑瘫儿童开展外科手术专项筛查,提前超额完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