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刘胜利
坚守岗位,真“勤”奉献
2024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孔媛媛 崔常松 济宁报道

  在济宁市任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刘胜利是一位“不上讲台的教师”。迎着朝霞出门,披着夕阳归家,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他事无巨细,以一个退伍军人的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他还是师生和家长们眼中的“守护者”,用心打造出一个舒适、安全的校园环境。
  同事眼中的“多面手”
  2010年,刘胜利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济宁市任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既要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还要学会如何与这群“非凡”的孩子们相处。
  “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心中满是迷茫与无措。看着一张张纯真的面庞,却不知该如何与他们沟通交流。”刘胜利深知孩子们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认知能力。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疑问:我该如何被孩子们接纳?又能为他们做哪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之后的日子里,刘胜利用最快的时间了解学校,主动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用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位孩子。所有的努力只为一个目的,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任城“特教人”。考虑到刘胜利的实际情况,校领导安排他负责学校的后勤、安保等工作。对此刘胜利欣然接受并时刻以一名退役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之后的日子里,不论寒暑,刘胜利总是每天最早到学校,带领保安队员检查校园内的硬件设施是否正常运转,排除楼梯、过道、每间教室的安全隐患,甚至是打扫运动场上的卫生……一个忙碌的清晨过后,当刘胜利打开学校大门时,看到的是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刘胜利笑着说。
  在教师们眼中,刘胜利是一个“大管家”,更像一个无所不能的“多面手”。小到修理水管、更换玻璃,大到电路故障排查、安装搬运,他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尽管工作琐碎劳累,他却时刻保持着备战状态,只要一个电话,就会立即赶到。
  “从部队到学校,改变的是环境和工作,不变的是初心和担当。”刘胜利坦言,“我从不把这当作一份简单的工作,14年一路走来,这所学校、这些孩子早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里,我希望能够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空。”
孩子们的“小刘爸爸”
  “小刘爸爸好!小刘爸爸好!”每当听到孩子们的问候声,刘胜利心里都很甜蜜。作为学校里少有的男教师,刘胜利颇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到操场上巡视时,他总会被孩子一窝蜂地团团围住。
  房房(化名)是一位智力发展障碍儿童,初入学校总是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学校组织的的各种活动,他也表现得极为冷淡,不喜欢参加。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胜利发现房房看着操场上打篮球的同学,眼神中流露出别样的光彩。于是,原本并不擅长打篮球的刘胜利偷偷自学起了篮球知识,并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了打篮球的基本要领。一天的课外活动课上,他拍击着篮球走到房房身边邀请他加入。随后的日子里,房房不仅学会了打篮球,性格也明显开朗了。“现在学校每次有体育活动,房房都会积极参加,各科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说起这些,刘胜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刘老师以军魂修师德,在工作上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军人精神,他常常和学生打成一片,用行动来引导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用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事对他的尊重。”任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绮霞说。
  “如果说责任是树,那么爱就是根。把学校的每一名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以一名父亲标准和担当,用心呵护他们,用情陪伴他们,是我最大的使命担当。”刘胜利说。
  刘胜利(右)检查学校安保设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