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发展生态场,乡村教师再成长
——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莒县长岭镇中心小学刘连叶
2024年09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教育,是向学生传达生命的气息。”学校是发生教育的地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唯有师生生命的成长才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通过日常观察、沟通交流、调查问卷等,发现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发展仍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乡村教师欠缺专业理想,在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水平方面的主观意愿不强,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成就动机不足,缺少发展主体意识,在专业发展技能、培训内容、职业规划等方面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发展方向。2.教学理念落后,缺少专业指导和引领,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欠缺。3.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低,不能灵活运用新型数字化教学手段,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如何使乡村教师迸发由内而外的专业成长动力,学校应该为教师打造怎么的发展平台?学校构建了“适合每一位教师发展,让每一位教师精彩”的教师成长发展理念,夯实“合作、融合、共享、提升”的教师成长文化。
一、“四格”进阶
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

  根据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学校将教师职业发展分为新任教师、熟练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四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特征,确定对应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等,畅通教师职业发展渠道。
1.新任教师“入格”培养,融入团队。
  为让新教师站稳讲台,学校探索形成 “制定规划—青蓝结对—问题培训—评估考核”四环成长模式。新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成长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新老教师双向选择形成“师徒”,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师傅对徒弟直接、持续指导;以新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中心,进行菜单式培训。学校定期抽测师徒结对情况,评估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2.熟练教师“升格”培养,彰显优长。
  为引导熟练教师扎根讲台,学校构建了“领—学—研—评” 四步培养策略:三师引领,由学校骨干教师、县域内的名师、教育专家引领;多维学习:通过听讲座、看案例、想原因、仿做法、悟方法、重实践,在多维度学习中体悟成长;问题导向:集中教研,解决共性问题,分散教研,解决个性问题;每学期对熟练教师进行“五项素养达标”活动,内容有教师普通话、两笔字、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教学才艺,真正达到以研促练,以练促教。
3.骨干教师“风格”培养,融通学养。
  构建了“领—评—行—提” 四步研修策略。一是强化理论引领,成立博雅书社,构建阅读发展共同体,每周进行读书分享交流;二是坚持任务驱动,注重过程评价;三是落实链式传动,注重整体推进;四是加强交流分享,注重提炼精华。
4.名优教师“创格”培养,锤炼风范
  名优教师“润—品—培—理” 四步助推策略:一是通过文化浸润、学习典型、积极弘扬正能量,形成高尚师德,拥有教育理想;二是推荐教育名著,提供发展保证;三是提供高端培训机会,促进快速成长;四是聘请专家教授帮其梳理凝练教育思想,创造新的更具育人价值的教学风格。
  学校对各阶段教师的特点制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规划,通过强师德、提师能、升素养等途径,引导教师“第二次呼吸”。“四格”进阶模型,让老师们步入专业发展快车道。
二、创新教学
凸显教师专业成长灵动力

1.常规管理,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在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倡导“三个标志”:把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作为专业水平提升、良好工作状态、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标志。
  教学常规评价分为“互学互评—自查反思—校查校评”三个环节,“互学互评”学习他人经验,“自查反思”在借鉴他人成果和反思自我的基础上制定个人教学常规提升计划,“校查校评” 由教研组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从而形成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学常规研究模式。
2.聚焦课堂,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
  学校构建“1+3”教研范式,“1”是聚焦一个教研主题,这些主题是基于教师教学实际中的真问题出发;“3”指“一课三上”。
(1)加强集体备课研究。
  集体备课达到六个精心:精心研究课程标准、精心研究教学目标、精心研究学生实际、精心研究活动方式、精心设计板书设计、精心研究作业设计。学校间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全镇统一集会,共商共研。
(2)开展“一课三上”。
  中心和村小的教师团队确定课题后反复打磨课堂,以“一课三上”的研课方式引领课堂教学螺旋上升。“一上”检验青年教师自主备课的能力,会上课;“二上”集团队智慧,熟练教师上好课;“三上课”鼓励骨干教师上出特色课。现场诊断,修改完善,实现三次讲课,三次飞跃,构建学科成长共同体。
  “1+3”教研范式,为老师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平台,学科发展共同体全员全程参与“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真正实现了团队共生共长。
三、多维平台
引发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力

  学校致力于建立教师成长的多维平台,以长小讲坛、智慧论坛、读书沙龙、反思文化为载体,实现教师成长的“三高”目标—高起点、高平台、高效能。
1.“长小讲坛”,提升教师智慧文化。
  学校经常邀请县域内的草根名师、全国教育专家来学校讲课、作报告:如为了让老师们对新课标有更深入的把握,学校聘请北京师范大学杨明全教授做报告;针对课外阅读的表面化,学校邀请莒县第二实验小学的牟敦荣老师进行大阅读教学指导;基于多数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不明朗,学校请安庄小学副校长赵传兰交流个人成长经历,让老师们看到了一位乡村教师是如何从一名村小教师成长为业务副校长的过程,激发了教师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了个人发展的动力……名师、专家的理念成为教师校本研训的引领者和促进者,不断引领教师学思结合、互动交流,提高人文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
  “长小讲坛”,发展中的教师借力名师,在聆听学习名师、专家的教育教育经验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
2.开设“智慧论坛”,凝聚教师策略文化。
  学校坚持以教学研究为研究载体,以反思总结为研究形式,以互动交流为研究平台,开设“智慧论坛”。学校定期举办“慧”做教师经验分享,接地气的教学经验更有利于教师管理班级,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定期举办“慧”课堂教学论坛,交流课堂教学中的金点子,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慧”做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慧”做中层,提升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学经验、管理素养。在形式多样的有效载体中,凝聚了集体智慧,提升了教学管理技能,使老师们在智慧交流中不断获得专业发展。
3.深化“阅读工程”,积淀教育内涵。
  学校提出“阅读与生命同在,与积累同在,与思想同在”。每位教师依据学校的大阅读计划制定个人读书计划,一边读书一边摘记,并撰写读书心得,节假日下发读书笔记专用纸,全体教师借助网络平台打卡分享。学校制定教师读书评价细则,每一期读书活动都进行量化考核,学期末综合评比,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展评,计入书香教师评比。
  各个学科教师每周30分钟读书微分享,每月2小时读书沙龙,每学期1次“阅贤思齐,读教相长”读书论坛活动,打造和谐互助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引领教师学思结合、读议结合,为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4.倡导“勤于练笔”,建立教学反思文化。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教学反思文化势在必行。学校倡导教师勤于练笔,写写课后的教学反思,记记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讲讲学校发生的故事。学校每月对精品教学反思进行评阅,网上查重,确保篇篇原创,优秀作品结集成册,为老师们推荐投稿刊物及网站,积极投稿。
  在学校给老师搭建成长的平台的前提下,创设自主发展生态场,就会使更多的老师成长起来,在书写他们自身专业发展传奇的同时,留下共同奋进的坚实足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