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顺 通讯员 白康军 济宁报道
“德不孤,必有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宽恕别人就是原谅自己”……走进济宁泗水县北东野村的中心街,宣扬“孝”“善”理念的文字标语随处可见,时刻给村民以传统文化的熏陶。
每逢周六,村内乡村儒学讲堂里都会坐满前来听课的村民。近十年来,每每看到这种景象,北东野村原党支部书记庞德海心里高兴极了,“家庭和睦、友邻互助,村里风气越来越好,孝亲模范越来越多,助人为乐成为村民的新风尚。”
开设乡村儒学讲堂
为村民讲传统美德
从门可罗雀到群贤毕至,庞德海见证了“乡村儒学讲堂”的可喜变化。
2013年底,一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试点开设乡村儒学讲堂。以孝道为切入点,为村民讲授敬老爱亲、修身齐家等儒家思想,用传统美德教化群众,滋润乡村文明,劝导群众举止,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每逢周六早上7点半,北东野村的大喇叭响起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57岁的金凤菊在广播声中打开家门。从2013年开始,每周六都在乡村儒学讲堂里听老师们讲礼仪、说故事,已成为这个村庄的新风俗。
但回想起乡村儒学建立之初,庞德海说:“村子里以前时常发生不孝顺的、乱扔垃圾的、偷东西的现象,村民们不少只有小学文化,他们那思想,就像个大石头、大冰块,撬不动,化不开!讲堂刚开课那会儿,为了吸引村民前来听课,我们就给听课的人发放洗衣粉或者毛巾等日用品。”
起初,大多数村民认为听儒学“没什么用处”。后来,讲师们把一段段“古话”与乡村生活相连,“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让因孙辈教育问题产生的婆媳矛盾迎刃而解;“礼之道,和为贵”,使因琐事“拌嘴”的邻里关系“化干戈为玉帛”。几场孝道课下来,不用再发放任何物品,仅仅凭借专家绘声绘色、“接地气”的授课就能吸引村民自发地走进课堂。村民和讲师渐渐成为朋友,也明白了听儒学的“好处”。
村风民风悄然转向
孝道在村里“开花”
说起乡村儒学讲堂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庞德海乐呵呵地说,如今村里的风气正多了。上到八旬老人、下到3岁孩童,在北东野村,几乎人人都能背上几句《弟子规》,而专家深入浅出、讲故事式的传道也让村民们对陌生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敬畏和好奇。
北东野村村民张延英是乡村儒学讲堂的常客,孝老爱亲的故事给她不少启示。张延英的婆婆李士英不慎滑倒骨折,需要卧床静养。张延英将婆婆接到自个儿家,辞职在家照顾,而且与婆婆睡在同一张床上将近两个月,婆婆夜里有啥事,一喊即应。
“这样的事在村里不少见。高承莲的丈夫和公公偏瘫,她一人伺候两人,直到公公去世;庞兴如将96岁的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母亲身体不好,他一晚上起夜4次喂水喂药、伺候母亲……”庞德海笑呵呵地说,乡村儒学讲堂完全改变了村里的风气,村里不孝顺的、偷东西的、打架闹乱子的没有了;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多了起来,孝道在村里遍地开花。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清晨,庞德海就会打开播音器,向全村村民播放《弟子规》,在儿歌声的陪伴中,村民起床做早饭,上班和下地干活的途中,还在不间断地接受儒家文化的陶冶。
北东野村村民在儒学讲堂内听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