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沙元森
很像是“隔屏有耳”,你聊啥,手机App就推啥。这种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但也无可奈何。上海市政协常委游闽键决定较一次真。
他在上海两会期间参加委员现场咨询活动,来到市通信管理局的“摊位”,直截了当地提问:“App的备案是通信管理局在负责的,有没有什么监管机制?有没有一些能够做在前面的动作?”
这些问题确实直击要害。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我国已经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除了通信管理局,网信办、公安等多个部门都有相应的监管权力。
但是,问题的症结在于事前监管乏力,事后追责低效。很多用户能感觉到屏幕后肆无忌惮的“偷听”,但是又无处“申冤”。用户要举报,就得固化证据,固化证据之后还要公证,一般人耗不起时间和精力。
有备而来的游闽键提出,各监管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大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即备案、抽查、委托第三方审计评估,加大对侵犯用户隐私App的曝光、处罚力度。这些建议都“扎到了穴位”,但是能取得多大“疗效”,还要看监管部门能否真正认识到“隔屏有耳”的严重性。
在很多人看来,App偷听固然让人不舒服,但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它不就是为了更精准地推送信息吗。“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很多人对个人隐私缺乏保护意识。很多App运营者习惯了用户的隐忍和默认,“偷听”也就成了其常规设置,否则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趋于被动。
无论相关企业怎么解释,从技术层面解决“隔屏有耳”并不难,无非是几行代码的问题。这个问题长期存在,却得不到根治,用户懒得较真只是一个方面,根本还在于处罚没力度。用户被偷听,不是偶发现象,很多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自身可能也是受害者。其实不需要用户举报,监管部门也应该主动破解这种“群体无意识”,对无差别的侵犯予以重拳出击。
近来,围绕网络平台的算法治理,监管部门办理了一些典型案例,形成了很好的警示效应。治理“隔屏有耳”,也应推出几个典型案例,让屏幕背后的“偷听者”,真切感受到后果严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