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即将运营的消息,一经披露,就引来了业界诸多关注的目光。不少文化企业及文化项目拥有者表达了项目融资、产权流转的意向,甚至有地方相关机构已抛出了设立分支等深度合作的设想。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涌动的背景下,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汇集并承载着产业链条多方相关者的需求与期许,可谓应运而生,时不我待。
山东文交所由大众报业集团与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共同出资1000万元设立,双方各占50%股份。“文化产权交易机构此前在我省尚属空白,山东文交所的成立属于破冰之举。”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表示,山东文交所将以促进文化资源有序流转、推动文化与资本高效对接为目标,尽快将其打造成一个运作规范、交易活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
建立多层次
文化产权市场
“成立山东自己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刻不容缓。”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杜冰告诉记者,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文化大省,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的缺席,极大地制约了文化资源的有序流转以及文化与资本的高效对接。
据了解,2010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230亿元,占全省GDP的3.12%。而要实现山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到2015年,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也就意味着未来5年山东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要超过30%,在“十二五”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的预期下,这个增速无疑是巨大挑战。
“山东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还不强,以产权交易所为突破口,建立多层次的文化产权、文化艺术品市场很有必要。”山东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导报特约评论员董彦岭说,文化产权市场的形成可以有效汇聚包括文化创意企业、各类投资人和相关中介机构在内的各方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高效的专业化服务,形成文化企业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有效解决文化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后,全国各地设立文化产权交易所的热情更加高涨。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和西安产权交易中心已决定共同组建西安文化产权交易所,郑州、厦门的文交所也在紧张筹备运营,再加上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沈阳等已开业的城市,各地文交所已成“遍地开花”之势。
搭建文化产业
发展“三大平台”
杜冰认为,山东必须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否则就可能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被动。记者获悉,江苏一家规模约20亿元的文化产业基金,近期正在山东寻找文化产业项目,已与淄博一文化旅游项目进行了接洽,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该领域争夺的激烈。
“文化产权交易所应从初级市场的培育开始,要吸取其他文交所的经验教训,把步子走得更稳健扎实。”在谈及文交所未来发展时董彦岭说,山东文交所应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引导资金投向文化企业。
这也与山东文交所的定位不谋而合。大众报业集团战略运营部主任、山东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贠瑞虎告诉记者,文交所的定位是:促进文化资源有序流转,推动文化与资本的高效对接,把山东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成为立足山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企业的“产权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与“艺术品流转平台”。具体业务范围则包括文化企业股权,著作权、版权,高端艺术品及文物,动漫及其他数字文化创意项目,文化产业基金、文体项目及文化旅游产品等方面。
“以股权转让为例,文交所可以为国有、民营及外资文化企业提供股权流转平台;对于优质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改制上市、股权质押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服务。”杜冰说,山东现在不缺好的文化项目,也不缺钱,而是缺连接两者的纽带和平台。
记者了解到,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的挂牌转让项目中,曾有过出让方融资目标4000万元,但通过产权中心这个平台吸引了国内外资金关注后,以近亿元成交的先例。“溢价率攀升将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股权进场交易。”杜冰表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的专业评估和专业服务,还能有效规范要素交易环节,减少腐败风险。
(段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