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英 熊正君 本报见习记者 董梦婕 景佳
28日,牡丹区马岭镇南周庄村边坤论家葱地里一片忙碌,昨日为卖葱愁眉不展的边坤论和家人,凌晨4点就来到葱地里,紧张地拔葱,捆葱,将大葱送到收葱的酒店。他与邻居三家共计1723公斤大葱在一片爱心中开始了进城之旅。
拔葱:面条没喝完,就往葱地跑
4月28日14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牡丹区马岭镇南周庄村边坤论家的葱地时,500多公斤大葱已装上三轮车。而边坤论和家人还在紧张忙碌中。
边坤论告诉记者,凌晨4点,他们一家就起来拔葱。11点多,没吃早饭的他们赶紧回家扒几口饭。正在喝面条时,他的电话响了。本报记者联系他,告诉他多家爱心企业在看到齐鲁晚报今日菏泽葱农卖葱难的报道后,要来收购大葱,而且需求量很大,有两家酒店要收购1500公斤。
听到这个消息,面条也没喝完,边坤论和父亲边照月就赶紧回到葱地继续拔葱。为了加快拔葱速度,边坤论还叫来了堂叔边月信帮忙。
捆葱:仔细摘掉干葱叶,撸掉泥土
15时左右,日头还很盛。边照月蹲在地里捆葱。他先将干掉的葱叶全部择干净,然后用双手撸几下葱白上的泥土。“这些好心人都来帮我们解决困难,我们也没什么报答的。择葱、洗葱很麻烦,我们提前给他们弄弄。”边照月说,葱白上带着泥土比较压秤,不能让这些企业太吃亏了。
边月信将大铁叉猛地插入土里,使劲往上一撅,一大排葱就从土里挖出来,边坤论就赶紧用手拔,使劲往外甩几下,将根上和葱白上的泥土甩掉。“这些爱心企业以每公斤0.6元收葱,从3月开始我们就没卖过这么高的价。”边坤论脸上都是泥土和汗水,但满脸的笑容能证明他此刻的心情。
送葱:真想给车插上翅膀
60多岁的村民张迷来到记者身边,小心翼翼地问:“能买一点我家的葱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人乐开了花,赶紧往家跑,召集全家人来拔葱。
17时50分,边坤论和边月信、周钢锤、张迷的儿媳黄巧云分别驾驶三轮车往菏泽市区奔。边月信脸上挂着笑容,乐滋滋的,虽然没有自家的葱,但仍为本报和好心人的爱心之举感到高兴。记者坐在他的车斗里,不时听到他的感谢之声。“真想给车插上翅膀,赶紧把葱送到。”笑得合不拢嘴的黄巧云说。
称量后,边坤论的两车葱共800公斤,周钢锤的494公斤,黄巧云的429公斤,三家合计1723公斤,比预期多出来223公斤。如何分配这批葱,让记者颇有顾虑,边坤论安慰记者说:“别发愁,不行我就把多出的葱送给他们。”
卖葱:“我家的葱进了高档酒店”
18时20分左右,记者和边坤论4人赶到莱茵河大酒店时,酒店总经理刘云和员工们已经在此等候。刘云边帮忙卸葱边询问他们还种哪些作物,可以与酒店建立长期联系。
边坤论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道谢。黄巧云赶紧将她公公周新法专门挑选的一扎鲜葱交到刘云手中,“这些葱是专门挑拣出来送给您的,没有过磅,俺家的一点心意。”
刘云不断叮嘱黄巧云,待她家的西瓜、毛豆丰收时,都可以送到酒店来。这批葱让边坤论和黄巧云分别得到450元和250元的收入。“不能把这儿给弄脏了。”临走前,边坤论麻利地将散落在酒店门口的葱叶捡拾干净。
18时45分,周钢锤的494公斤鲜葱被送到百事得大酒店。等了整整一个下午的酒店副总经理付强和财务总监杨桂娥迎了出来。“老周,别着急,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都愿意帮咱葱农解决困难。”付强对周钢锤安慰道。将大葱送到厨房后,付强和杨桂娥将300元钱交到了周钢锤手中。
卸葱时,周钢锤很诚实地告诉付强:“您要的是1000斤,我这一车没装够,差了12斤。”卸完车,周钢锤还偷偷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走进大酒店,更是第一次将葱送到这么好的酒店里。“我家的葱也进了高档酒店。”周钢锤拿着300元钱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