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
地理教育的引路人
1995年7月,刘伯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憧憬,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他将自己全部的热情与智慧倾注于地理教学之中,致力于让学生在浩瀚的地理世界中探索未知,感受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深度。
二十九年的教学生涯,他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用生动的课堂、丰富的案例、精准的讲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
在与刘伯彦的交流过程中,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封学生写给他的信:
老师,我感觉自己真的非常幸运,能和您有5个学期的师生缘分。高一您不教我们,那时就特别盼望选了文科之后,地理老师还是您,直到愿望成真的时候真的太开心了。
同样,真心喜欢听您讲课。从高一到现在从未困过,喜欢您幽默风趣,善良可亲,认真负责,上您的地理课真是一种享受,同时也窃喜有时还能在地理课上听到您分享的班会。老师,我太爱您了!
以爱育爱
灵魂的工程师
在担任班主任的二十多个春秋里,刘伯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他以父亲般的慈爱与严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习到生活,从心理健康到人格塑造,无不倾注心血。他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他坚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展个性,追求卓越。在他的带领下,班级氛围和谐向上,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班级文化。
刘伯彦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齐,其所带班级在每次学期末的学校评比中,总能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他多年带高三毕业班级,不仅关注学生成绩的起伏,而且十分留意学生的心理健康。他曾经带过的一名学生,在高三阶段因为学习成绩下滑而倍感压力,在5月份的高三三模考试中,考了班级倒数第五名,一度心情低落,怀疑自己。刘伯彦关注到这一现象,带给他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他及时与该学生沟通,并联系该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和家长共同商讨出应对方法:多关怀、多鼓励、多分析、多交流。家校合作终究产生了积极正面的效果,该学生开始自信起来,并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院校。
正是怀揣着这份对学生恰如其分的关怀之心,他所带的高三班级,历年高考成绩斐然,多次荣获省、市和学校先进班集体、学习优胜班集体和文明班集体的称号。2020年的高一12班和2023年的高三24班,同样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分别被评为济南市和山东省的优秀班集体,这些荣誉是对他教育理念和管理智慧的最好证明。
引路扬帆
创新的实践者
2013年起,刘伯彦开始涉足级部管理工作,这对他来说既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更广阔舞台。他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融入到级部管理中,注重团队建设,强化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推动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刘伯彦深知教育的真谛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他特别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积极倡导并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成立各种社团,举办艺术节、科技节、学科节等,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知识与能力得到了双重飞跃。
“我非常喜欢年级组织的皮影戏比赛,我们班表演的《鹊华秋色》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作为表演人员之一,我特别有成就感。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皮影戏,更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何为真正的爱国之情。”学生张建栋有感而发。
在济钢高级中学这片沃土上,刘伯彦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浇灌出一朵朵璀璨的教育之花。他的事迹,是对济钢高级中学“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办学理念的最好展现。
“我们学校有太多的老师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的真谛,用温暖和爱心陪伴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他们都是济钢高级中学最宝贵的财富,生活在这样富有凝聚力的集体中,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有校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我感到十分幸运。”刘伯彦说。
在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有这样一位高级教师,他以卓越的教学成就、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面旗帜:他始终坚守初心,将学校“敦品励学,明志笃行”的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他不仅在地理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更在班主任及级部管理工作中展现出优秀的领导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他就是刘伯彦老师。“他是济钢高级中学形象的代表。”济钢高级中学桑胜旺校长夸赞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