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玉,首先是一个13岁女孩的母亲,然后是一个修衣服的“裁缝”。在她的人生中就是这样的一个排序:孩子无可替代,就算兴趣再难舍,都要退居其次。刘玉芬说,她喜欢“裁缝”这个职业,喜欢看到别人笑着对她感谢,瞬间感觉自己好伟大,但是从离开“裁缝”岗位以后,这种机会变少了。母亲节,她希望有自己的裁缝店。
“为人作嫁衣,看人喜笑颜开”,这就是一个妈妈年轻时单纯而善良的梦想。她
很幸运,梦想如斯,兴趣随之生根,更幸运的是她以后从事的职业让她圆了自己的梦,成为了一名“裁缝”,各种变化都没能让她从自己的兴趣中走出来,但是,自从她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自从她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母亲,她的梦想却不能再坚持了。
她最开始学制衣,学成之后立马就投入到了制衣行业,因为当时给别人打工,所以不能亲眼看到别人穿上自己设计的衣服时的高兴劲儿,但却时常联想这种场景,甚至有时候高兴得笑出声音来,让周围的人很是惊讶。在商场工作了三四年后,她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为了照顾女儿,她不得已辞掉了商场的工作。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给人修衣服,她说,她太舍不得这份工作了,但只能趁孩子上学的时候,帮朋友缝补些衣服,解解“裁缝”瘾。如果朋友急着穿,她就劝他们到别人店里去修,如果不急着穿,耽误不了给孩子做饭,那就给他们修一下、做一下。
她说,孩子健康成长,对一个女人来说,这就够了。其它的,都是奢求!但是今年母亲节,她还是想把奢望变成现实,开一家裁缝店,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报见习记者 李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