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美景,千年神话
峆山烟雨朦胧
  • 2011年04月29日 作者:
  • 【PDF版】

    烟云笼罩的  山。(照片由王宣女士提供)

    本报记者宗韶峰 实习生 郭羽

    福山区第一高山有石缝流水美景

    山位于福山城区南15公里,与栖霞市交界,山脉面积约为50平方千米。该山山峰高而峻峭,东部位于回里镇姜家夼东南,土峻头西北,远眺像一头卧着的雄狮,俗称狮子山。西部位于张各庄镇东家村东,与栖霞市交界,因山势比较挺拔,山峰很像一座塔,主峰也叫做塔顶。该山海拔630.4米,为福山第一高山,历史上也被称做福山的母亲山。

    在地理上,该山属牙山山脉,山间有很多小溪。雨水多的季节,水顺着石缝潺潺流出,景色十分美丽。据《大清一统志》记载,该山“巅多灵水,随石窦迸出,又多蛎房,海水凝结而成,故名。”

    常年云笼雾罩唐太宗曾驻军提起“  烟云”,相信很多福山人都能说出一二。

    “  烟云”的形成,与该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有关,无论冬夏与春秋,常有浓雾笼罩在山间,即使是大风也吹不散。五步之外,一派朦胧。远远望去,如一团浓烟, 山在烟雾见若隐若现,景色十分美丽。

    “  烟云”是福山闻名遐迩的旧八景之一,曾经惹无数文人墨客竞相欣赏,留下了无数华丽高雅的诗篇。明万历《福山县志》有:“形势嵯峨,草木畅茂,巅有灵泉,常有云冠其巅”的记载。福山旧有一气象谚语说:“塔顶带帽,老天撒尿。”可见  山常年云笼雾罩。山阴山泉石上流,水很凉很清,俗称饮子湾。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东征辽宁半岛时曾在此驻扎军队。

    镇寺之宝千年瓦蟾毁于战乱唯留传说提到  山,就不得不提山间那座千年古寺———  寺。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虽经数代人的修缮,如今已是一片残砖断瓦。能找到的,就只有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或完整或残缺的古碑和那个关于瓦蟾的传说。

    蟾,在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很特殊的文学意象,寄托的是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相传,该寺内就藏有瓦蟾,是该寺的镇寺之宝。

    清初,栖霞人于七起兵抗清时,围剿的清兵来到该寺附近搜山。在该寺内见到了所藏的瓦蟾,以为是一件古铜器,想随手掠走。在场的该寺僧人为了将瓦蟾留下,告知清兵这并不是铜器,而是不值钱的瓦器。清兵不信,为辨真伪随手往旁边的石头上一扔,流传一千六百多年的瓦蟾应声化为碎片。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时手足无措。

    后来,有一个叫萧文第的人出面,请该寺一个叫杲净的戒僧出面安葬了瓦蟾碎片,还为此专门撰写了一篇短文。

    据乾隆《福山县志》记载,瓦蟾“腹镌汉建武元年制,方圆五寸许,古色不可以物状”。对于一个自光武至乾隆流传一千六百多年的文物来讲,其价值不言而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干干净净迎“五一”
童心互动
再添实习基地
峆山烟雨朦胧
白冬街9号
阳台养鸽犬邻居直抱怨
性急的他工作起来像换个人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