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夜间至2日凌晨,黑龙江省多地出现绚丽极光。(新华社发)
2022年1月3日天文爱好者在内蒙古拍摄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多张叠加)。(新华)
行星连珠示意图。
2025年,宇宙舞台将上演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天文奇观!从红月高悬到令人震撼的流星雨,每一幕都将挑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准备好仰望星空,蛇年跟我们一同开启穿越星际的奇妙之旅!
主笔:于梅君
流星雨:点亮夜空的浪漫
每年12月,地球都会穿过小行星破碎留下的空间碎片云,从而产生大量流星。象限仪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并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每年都会准时赴约。
2025年的天象剧场,便以一场壮观的流星雨拉开帷幕。1月3日晚至4日黎明,本年度第一场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迎来极大。
和大多数流星雨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命名相同,象限仪座流星雨也不例外,不过象限仪座已被废弃,现代88个星座中,已没有它的“一席之地”。
虽然象限仪座已是“过去时”,但每年仍有属于它的一场“庆典”,活跃期通常为上一年的12月28日至次年的1月12日,其流星体速度中等、亮度较高,常伴有非常明亮的火流星出现,极具观赏性。
本年度第二场大流星雨,就是英仙座流星雨了。英仙座流星雨每年7月20日到8月20日之间上演,预计在8月14日迎来极大,夏季气温适宜,是每年最适合观测的流星雨。
说到2025年的流星雨,最令人期待的要数年末的双子座流星雨。每年12月中旬,这场“天空烟火秀”都会准时上演。最热闹时,每小时可能有超过100颗流星划过夜空!
据国际流星组织预报,2025年双子座极大流星雨,预计出现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16时,天顶每小时出现率(ZHR)可达150。 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间,月亮会在后半夜升起,对观测影响不大,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流星。
除了三大流星雨外,5月份的宝瓶座流星雨、10月份的猎户座流星雨、11月份的狮子座流星雨,也都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观测流星雨不需要使用望远镜,只需肉眼即可,但前提是找一个灯光污染少、周边无遮挡的开阔区域,保持尽量多的天空在视野内。若夜色晴好,哪怕在郊区的后院或公园,也可捕获到流星的倩影,许下你的心愿。
红月高挂:日月食精彩演出
2025年将有两次日偏食和两次月全食,值得我们期待的是9月7日—8日的那场月全食。对中国观众来讲,这是难得的机会,可以尽情欣赏红月高挂,将成为全年最大的星象亮点。
3月14日凌晨,月亮会变红。“血月”现象只在满月且太阳、地球和月亮完全对齐的时候出现,那时,地球的阴影将笼罩天上的月亮。不过,此次月全食虽美,我国天文爱好者却无缘亲眼观赏。
日月食天象经常成对出现,在月食发生半个月后的3月29日,本年度第一次日食天象将上演。遗憾的是,我国仍不可见。
9月7日-8日,天空将上演本年度第二次月食天象——月全食。作为本年度四次日月食中我国唯一可见的一次,此次月全食将成为2025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天象,全食阶段(从食既到生光)持续1小时23分钟,我们将有大把时间来欣赏美妙的红月亮。
从美东时间中午12:27(北京时间午夜00:27)开始,地球的影子将在月球表面逐渐蔓延,正常月食将从美东时间下午1:30持续到2:52(北京时间午夜01:30—2:52)。
在月全食阶段,阳光穿过地球充满尘埃的大气圈层,折向红色光谱区,照在月球表面,使月亮看起来像沐浴在橙红色光辉中。
9月21日,本年度最后一次日食天象将在天空上演。不过,见食地区大部分是茫茫大海及南极洲等人迹罕至的地区,我国仍无缘得见。
超级月亮:三次华丽登场
除了红月亮,蛇年值得期待的还有“老网红”——超级月亮。 2025年,我们将看到三次“超级月亮”,分别发生在10月7日(中秋节)、11月5日以及12月4日。这些满月不仅比平常更亮更大,还自带浪漫滤镜,是拍摄和欣赏月光的绝佳时机。
其中11月5日的满月,距地球只有35.7万千米(较平均距离近了3万千米),将是2025年最大满月。
与之相对,4月13日的满月,因出现在远地点,会是全年中最小的满月。
梦幻开局:跟着预报去追极光
北京时间2025年1月1日至2日,地球磁场发生强烈扰动,连续9小时达到大地磁暴水平,其源头,是由2024年12月29日太阳爆发的两个日冕物质抛射到地球引起的。
受地磁暴影响,黑龙江漠河、新疆、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多地再现绚丽极光。早在2024年12月30日,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便发布了极光预报专报。
地磁暴是如何引发极光的?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空间天气技术研发室主任宗位国介绍,高能粒子沿着地球磁场,从极区进入大气层,轰击大气中的原子或分子,引起大气激发,从而产生绚丽的极光。目前来看,地磁暴Kp指数达到5,就有可能在漠河看到极光。
极光预报是如何做到的?宗位国介绍,预警中心是基于地磁暴的预报,开展极光预报的。一旦太阳有爆发活动,就会提前一两天判断会不会引起地磁暴,并根据地磁暴可能的强度,判断极光出现的范围,从而作出预报。
预报内容包括极光可能发生的日期、适合观测的区域位置等信息,让极光爱好者从此有了“追光指引标”。
可以说,我国目前已形成“天”“地”联合监测网,初步实现了对太阳、地磁、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重要参数的监测。
整体看,2025年太阳活动仍处于高位运行。日面上活动区多且活跃,爆发活动频繁,可能会多次引发大地磁暴。这意味着,2025年我们不仅能看到更多太阳黑子,还有更多机会欣赏绚丽的极光。有兴趣的话,可多多留意太阳活动及极光预报,作好随时出动追极光的准备。
七星连珠:宇宙中的“天体舞蹈”
七星连珠,无疑是2025年的重磅天文大戏。2月28日晚,土星、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将会在天空中连成一线。
“行星连珠”俗称“行星大巡游”,是一种壮观的天文现象。一般而言,七颗行星散落于天幕,千姿百态。为何会出现“连珠成串”的罕见奇观?
天文学家解释,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同时,由于行星公转周期各不相同,所以有机会走到几乎同一方向的位置,“这就好比不同速度的人在操场上跑步,总有机会在一定角度看到他们排成一排。”
当地球和其他几颗行星都聚集在太阳的一侧,从地球上看,其他行星似乎沿着黄道排列成了一条线。行星集中在天区内的范围越小,这种视觉效果就越震撼。
其实每年都会有行星们在天上“小聚”,好像是太阳系的年度大团建。当两颗行星距离很近就叫“合相”;当三颗或以上行星扎堆,就算是一次“连珠”。三星相聚称“迷你连珠”,四星相聚称“小连珠”,五星或六星相聚称“大连珠”,七星相聚称“终极连珠”。
除了2月28日晚的“七星连珠”,4月15日凌晨会上演“四星连珠”:海王星、水星、土星和金星排成一列;8月11日凌晨上演“六星连珠”:水星、木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8月12日至13日,金星与木星将超近距离“同框”。
此外,2025年几乎全年,我们都有机会观测到明亮的金星高悬在天宇中。在头两个月,我们可以看到太白金星出现在日落后的天空中。3月时,金星由于下合原因,将短暂淹没在日光之中无法观测,但随着4月到来,金星将摇身变成启明星,出现在黎明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