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题只止于问责,类似的悲剧或许还将在其他地方上演。没准两位被问责的官员不久又会复出,问责也就变成了掩护。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受江西抚州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影响,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被免职,县长苏建国被提名免职。江西省委宣传部已经对此消息进行了确认。
因为拆迁事件,两名地方主要官员同时被免,翘首以待的舆论和公众总算得到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果,这也为其他官员敲响了警钟一一一悠悠万事,民生唯大,无论发展经济和树立政绩的冲动有多么强烈,都不能以牺牲群众的利益为代价。这个处理方案就像一个风向标,使公众对类似事件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期待。
但公众现在看到的只是上级的一纸处理结果,而且说得非常简洁,至于当事官员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个结果,现在尚未可知。不过以两位官员之前在拆迁自焚事件中的强悍表现来推断,他们内心未必不感到委屈。因为拆迁而引发自焚的事件,宜黄并非特例,在别的地方通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宜黄却被“一撸到底”,看上去他们比别人要“倒霉”。他们可能会把此事理解为不幸撞在枪口上了,因为国务院刚下发过紧急通知,要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此时顶风而上确实容易成为被问责的典型。此外,且不论外地媒体的跟踪报道和微博上的群众“围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这两大中央媒体的尖锐批评,也足以让抚州和江西感到强大的舆论压力,不高调处理恐怕也很难过这一关。
事实上,在自焚事件被曝光之后,抚州市委的回应也可以印证宜黄两位主要官员的“委屈”。他们认为受害人钟家提出的拆迁补偿要求过高,所谓“要求过高”就是胡搅蛮缠了,那么政府的过失就应该是被迫的。最关键的是,抚州市委也曾认定这次拆迁“资料齐全、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所以要抚州市委来处理这个“合法”的拆迁事件简直比“挥泪斩马谡”还难,处处透着不舍之情。可贵的是,江西省委更有大局观,使得这桩闹出人命的拆迁有了说得过去的处理结果。
两位主要官员被免职,拆迁自焚事件在宜黄基本是尘埃落定,但如果问题只止于问责,类似的悲剧或许还将在其他地方上演。没准两位被问责的官员不久又会复出,问责也就变成了掩护。
政府部门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也不得参与商业拆迁,国土部对此有明确要求,为何一些地方政府还是收不住手呢?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想从中谋私利;二是想以此树政绩。依靠土地财政发展地方GDP,确实已经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在此过程中不贪不占,一些官员大概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别人拆得,我也拆得,别人强拆,我也强拆,宜黄的那些官员就是这样想、这样干的。只要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不变,目前的拆迁法规得不到完善,就不能保证其他地方官员不在拆迁上出问题。
官员的“委屈”和民众的悲情交织在一起,只是这样一事一议的处理,今天民众的悲情借助舆论监督压倒了官员的“委屈”,明天又将如何?结果还能让人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