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晚报电子版
站内搜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牡丹在瓷器上飘香
菏泽刻瓷大师马宪荣一把刻刀“刻人生”
  • 2011年10月13日 作者:
  • 【PDF版】

    马宪荣正在专心雕刻作品。

    文/片 本报记者 李贺 邓兴宇

    今年57岁的她钟情刻瓷三十多年,创作的牡丹刻瓷尤为传神,曾获得山东省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等奖,并曾作为国礼赠与外国友人。她用—把刻刀,让牡丹在瓷器上飘香,也用这把刻刀雕刻着自己的人生,她就是菏泽民间刻瓷大师马宪荣。

    “曾有国际友人点名要咱的牡丹刻瓷”

    马宪荣的作品既有未加一点颜料、单靠雕刻的深浅来体现黑白、每一丝头发都清晰可见的人物肖像,也有惟妙惟肖的花鸟虫鱼、山川河流。其中,她创作的牡丹刻瓷最令人惊叹,每一朵牡丹都栩栩如生,每一片花瓣都色彩饱满。

    马宪荣的工作室是她家光线最好的一个房间,“我现在眼睛已经花了,刻瓷时要戴300度的花镜,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细节。”

    这个简陋的操作室里,除了瓷器、颜料、刀凿和一把破旧的小锤之外,无其他任何东西。“刻瓷只需要几把钻石刀、合金钢凿和一把小锤。”马宪荣说,刻瓷更多的是需要创作者的耐心和细心。

    “牡丹刻瓷是她的绝活。”说起妻子的牡丹刻瓷,马宪荣的丈夫吴效信很自豪,“十多年前就有日本友人点名要她的作品。”

    经过多年的刻苦探索与研究,马宪荣的牡丹刻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刻刀下的牡丹形神兼备,色彩艳丽而不俗,特别是经过刀与瓷的撞击,金石感很强,花瓣层次鲜明,给人美丽、富贵之感。

    “125克的小锤是我生命的—部分”

    马宪荣用的小锤跟了她三十多年。锤头只有拇指大小,锤把是用一根藤条制作而成。经过千万次的敲打,铁锤的前端已有些变形,但马宪荣对这把小锤情有独钟。

    “这把125克的小锤陪伴我走过了漫长的求艺生涯,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马宪荣抚摸着她平时工作用的小锤说。

    “小时候爷爷在石碑上刻东西,我也经常在旁敲敲打打。”马宪荣说,受家庭熏陶,少年时代的她就爱上了工艺美术。1975年第一次在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看到刻瓷作品后,马宪荣就被深深吸引,1976年从山东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她进入成武美术厂从事美术设计制图工作,后主攻刻瓷。

    不知凿裂了多少瓷盘,手上划破了多少口子,马宪荣拿起小锤与刻刀,一“刻”就是三十多年。“大冬天里,手冻得发红也放不下她的小锤。”吴效信心疼地说,对于刻瓷,马宪荣到了痴迷的地步。

    “平时不刻瓷的时候也总想着怎样能把作品展现的更加完美。”马宪荣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

    “刻瓷要求非常精细,她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更高。”吴效信说,为了做出更好的刻瓷作品,马宪荣用的瓷器都是从景德镇专门定做的,“这样才能确保釉子均匀。”

    希望“乐曲”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每天听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是否会厌倦?对此,马宪荣笑着告诉记者:“这声音在我听来可不是噪音,反而像乐曲一样,特别是在作品完成后,心里就更高兴了。现在我希望它能永远地响下去。”

    据介绍,刻瓷艺术起源于十七世纪末,鲁西南民间刻瓷在中国传统刻瓷艺术的基础上自成一脉。

    目前,有不少人想跟马宪荣学习刻瓷。据介绍,曾有一位家住梁山的女老师跟马宪荣学习了两个暑假的刻瓷,“她说回去后教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记者看到马宪荣的电脑屏保是一个小女孩拿着刻刀在做刻瓷的照片,这个小女孩是她的外孙女,平常喜欢跟着她学习刻瓷。这让马宪荣非常欣慰。

    “虽然想学的人很多,但刻瓷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更要有极好的耐心。现在年轻人多缺乏这一点。”马宪荣想开设一个培训班,挑选几个有天分的学生,“把这项艺术传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牡丹在瓷器上飘香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