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次DNA检验揪出26年前凶犯
命案现场的绳子分成2000段检验后终于发现线索
2024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 张国桐 
见习记者 李文璇 鹿青松 

  DNA检验,一个经常出现在刑侦题材影视剧中的词汇。它将刑侦技术与生物科技融合为一,在破获某些案件时,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在济南市南部山区,有这样一所DNA检验室“大隐于市”,它由济南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处警务技术三级主任毕建红一手建成。从事DNA检验工作二十余年,毕建红常常于纤毫之处找寻线索,为破获案件提供“托底”之解。
  与影视剧的演绎有些不同,现实生活中的DNA检验工作,细致且繁琐,容不得半点疏漏,艰难有如大海捞针,想借此破获一起案件,更是可能历时数年。
  1997年,原莱芜市某村一商户家中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当时,嫌疑人带走了作案凶器,犯罪现场遗留的有价值的证据只剩下用于撑开窗棂的粗尼龙绳。然而,那个年代的检验技术,仅能达到验明绳子材质及混凝土附着物的程度,其他和嫌疑人有关的信息根本无从知晓。这条粗尼龙绳随即作为唯一物证被封存,等待着真相明朗的一日。
  2021年,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对命案积案进行进一步排查,认为这起案件的相关检材仍具有很强的检验价值,遂决定利用最新的检验技术再次尝试。“这条粗尼龙绳被分成了近2000份小绳段,每段小绳又分成十多份单根的棉线,逐个进行检验。”毕建红回忆说,“两年时间,我们和莱芜分局的DNA检验人员齐心协力,总共进行了700多次检验。直到2023年3月,案件的侦查工作才取得突破——其中四份检材的检验结果指向了同一个人。”正是凭借这条关键线索,办案人员“顺藤摸瓜”,最终于2023年11月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
  “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偶然。”毕建红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日常。“坚持不懈地对案件物证进行DNA检验,琢磨如何改进检验方式”,在DNA检验技术专家的词典里,只要物证仍在,便不存在“放弃”二字。
  2024年是56岁的毕建红坚守在刑事技术工作的第24年。回忆点滴往事,毕建红总会眼睛一弯,一笑了之。“1989年7月,我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到了部队工作,我本是生物学出身,所以最初的工作就是在部队教医学遗传学。”毕建红说,2000年9月,出于对制服的留恋,她转业到济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开始从事DNA检验鉴定工作。
  从医学遗传学到DNA检验鉴定,虽然原理大致相通,但工作性质完全不同,毕建红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她告诉记者,那时候的DNA检验方法落后而且全程纯手工操作,每起案件的检验需要3至5天才能完成。“当时的实验室就是间普通屋子,冬季到来,温度太低不利于检验,我只能用加热器对着吹。”
  从无到有,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一眨眼24年过去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今的DNA检验技术的灵敏度和精度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并且毕建红和她的战友们拥有一个“高精尖”的公安机关国家重点检定实验室。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