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高峰 高岩
记者 邓超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力打造“济舟先锋”党建品牌,探索构建“1234”品牌创建体系,持续完善“党建+业务+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把品牌创建的活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同向发力、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助推港航经济发展。倾心打造的“济舟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案例荣获“2022年度机关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暨机关党建创新引领业务创新案例二等奖”;2个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案例荣获“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优秀典型案例”。
济宁智慧港航综合调度指挥中心。
聚焦“一主多元”
构建品牌矩阵
按照“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创新活力、带动作风转变、促进中心工作”的创建目标,依托“济舟先锋”主品牌,建立了“一支部一品牌”党建品牌联创体系,健全了“一主多元”的党建品牌矩阵。各党支部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将重点工作和支部特色融入支部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常规工作规范化、创新工作实效化、特色工作品牌化,积极创建“红帆领航、生态卫士”“齐聚合力 扬帆智慧”“任城灯塔红、映耀运河清”“三好一强”“鱼水情深、阳光服务”等18个支部党建品牌,努力打造“党建+业务+服务”工作新模式新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济舟先锋”党建品牌示范辐射作用,营造了支部有品牌、服务有特色、工作有亮点的浓厚创建氛围。
实施“达标提星”工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按照“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的总体思路,持续开展基层党支部“达标提升争先”活动,深化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着力抓好党支部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推动星级支部继续提档升级、特色支部形成亮点品牌。近年来,中心先后有12个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1个党支部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党支部”称号。
实施“党员示范”工程。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三创一争当”活动,突出强化党员意识、提升党员形象、发挥党员作用,大力推进“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先后设置51个党员示范岗,形成了党员带头学习强素质、带头创新争一流、带头服务比贡献、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自律当标杆的良好局面。1个部室荣获市直机关“党员先锋岗”称号,2名党员干部分别荣获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加强“三基建设”
夯实品牌优势
建强基本组织。坚持以建设“四强”党组织为目标,着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认真做好党支部集中换届工作,机关第四党支部完成了组建成立,19个党支部完成了换届选举,进一步健全了组织体系、筑牢了基层基础。规范发展党员工作,2022年以来,先后确定9名发展对象、6名入党积极分子,26名预备党员完成了转正工作,强化了党组织后备力量。
抓好基本队伍。充分发挥支部书记头雁作用、党务干部表率作用和党小组长骨干作用,组织参加了全市机关党建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和市局开展的党务干部专题培训暨“明职责、学业务”大讲堂活动,举办了党务干部和党小组长专题培训班,提升了党务工作能力。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机制,开展了“两优一先”评选活动,表扬了一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干部和先进党支部。
健全基本制度。扎实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年活动,结合中心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设立“党员责任区”活动的实施方案》《基层党支部党内生活“云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主题党日制度》《党支部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党员量化积分参考标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文件,不断提升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基层党支部开展的“感怀英雄事迹 引燃红色七月”主题党日荣获“2022年度市直机关优秀主题党日案例二等奖”。
聚力服务全市港航经济发展,深挖创建“济舟先锋”党建品牌的资源和优势,紧紧围绕服务基层一线、服务港航企业、服务职工群众、服务事业发展,全力做好“四心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创优服务效能、创强服务品牌,努力打造惠民利企的港航服务新模式。
“贴心”服务基层一线。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常态化指导帮扶机制,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实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每月制定下发党建重点工作安排计划,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探索“智慧+党建+服务”工作新思路,依托“济港通”平台,全力打造集学习交流互动化、组织生活纪实化、监督管理可视化、党群服务便捷化、党务工作智能化为一体的“济舟先锋”智慧党建管理平台,建立健全“1+6+N”智慧党建工作体系,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智慧化水平有力提升。各党支部与驻地镇街政府、交通部门、港航企业建立了交流互动、沟通合作的联建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结对联建”活动,互学互鉴、互促互进,形成了凝聚合力、推动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用心”服务港航企业
“数智赋能、惠民利企”
在全省内河率先开展智慧港航建设,建成全省内河第一条数字化航道,“三改二”智慧港航科技示范工程入选“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创新打造了内河全国一流、江北第一、山东唯一的济宁智慧港航“济港通”平台,92项业务一网通办,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济港通”入选山东省“三优两重”项目名单,获评2022年度山东省优秀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港航污染防治“智能化提升年”活动,大力推进“济舟港湾”“云监测”“济宁e交付”服务品牌建设,指导港口做好污染防治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工作,港口码头扬尘管控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十条工作线”前列,中心荣获“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打造了全国内河港航污染防治“济宁样板”。在全省地方船检系统率先实施远程视频检验,成立“云船检”工作室,研发“云船检”系统,线上检验船舶267艘次,减少碳排放2792.74吨,为船企船员节约成本530余万元;推行“容缺受理”、全年服务不打烊、异地预约检验等便民服务,累计完成营运船舶检验5480艘次,船舶建造检验144艘次,打通了服务船员“最后一公里”。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小型船舶检验及其监督管理优化全国试点单位”,创造了内河船检的济宁经验。
“尽心”服务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中心工会、团委、妇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关心关爱帮扶困难干部职工机制,举办了职工运动会,开展了“我是状元”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情系一线、夏送清凉”书香传递 情暖港航”“运动健身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起了中心上下团结拼搏、担当作为、事争一流的强大合力。联合港口企业党组织,依托“济舟港湾”环保服务驿站,共同打造了集“党群阵地、政策宣传、服务群众”为一体的“红色驿站”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了联系船员、服务船员的“连心桥”,5家港口“海员之家”入选全国水运系统服务船员阵地清单,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服务船员阵地建设先进经验。持续深化“双报到”、民意“5”来听工作成效,组织开展了“展港航巾帼风采 扬智慧港航风帆”“政企共建心连心 爱港护航添新绿”植树共建、“医疗健康进乡村、用心服务暖民心”义诊宣讲、“我为群众办实事 当好群众贴心人”“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党员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进一步提升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聚焦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决策部署和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加快推进港航基础设施规划建设,5个项目列入交通部水运“十四五”规划,位列全国地市第一;“三改二”、湖西航道等3个在建项目全部提前交工验收,升级高等级航道301.3公里,通航效率翻倍,市总指挥部推进保障办、干部队伍建设指挥部给予通报表扬。成立港航政策研究室,建立了“1+1+18+14”政策研究工作体制,起草政策文件6项,深入市内外港航企业调研2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12篇,调研报告分别荣获省、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研发了“e统计”系统,全市209家港航企业实现网上直报直统,编制了济宁港航史上第一份港航经济运行调度分析月报、年报,先后编发简报12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市委、市港航物流指挥部领导给予批示表扬。2022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43.5万吨,同比增长27%,稳居全省内河第1位、全省港口第5位;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15条,集装箱吞吐量5.65万标箱,同比增长106%,两大指标实现逆势双增长,全市港航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进中提质良好态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