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
揭秘艺术教育历城二中样本
2023年06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不走艺术专业,学艺术有什么用?学艺术会不会耽误文化课学习?每当提起艺术教育,在家长中总是不乏类似的质疑。但要是真正走进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简称历城二中),去看看他们的艺术教育,以及艺术教育为学生带来的素质提升,相关疑问就会烟消云散。
  从2010年舞蹈队成立,历城二中发力艺术教育已经有13个年头,在这期间,通过大量的资源投入与系统的培训,历城二中艺术团获得长足发展,不断斩获大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专业的学生谋得了更好的升学前景,为非专业的学生带来了艺术的熏陶。
  在艺术团之余,历城二中对艺术教育有着更大格局的规划——推动艺术教育普及普惠。一方面,学校重视基础艺术课程教育,发挥艺术团以点带面作用,让艺术教育触及每个学子;另一方面,艺术团坚定走出校门,与其他学校以及社会上的一些团体产生连结,让学校的优质资源惠及社会。

  记者 黄寿赓        

听巴赫、学复调
音乐课缘何获学生频频点赞

  上午11:05,历城二中第4节课开始,来自高一19班的学生排着队伍有序进入位于闻韶艺术馆一楼的音乐教室入座,这节课他们要听巴赫、学习复调。
  音乐教师于颖提前来到了教室做好了上课的准备,等学生全部入座,这堂音乐课单刀直入。她先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音乐,而后与学生互动,提问他们音乐类型。台下学生七嘴八舌,赞美诗、歌剧……各种说法不一而足,甚至还有学生突然蹦出,“C小调奏鸣曲。”在于颖的引导下,最终学生们得出答案。由此,一个有关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话题被引出。
  在简单介绍了一些音乐历史划分后,于颖带领学生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到了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巴洛克风格时期,而巴洛克时代在音乐上的代表人物正是巴赫。巴赫的音乐中大量运用复调,于颖带领学生通过弹唱了解复调的各种类型,学生们纷纷投入其中。
  四十分钟转瞬即逝。课后,学生潘盛依显得意犹未尽,她告诉记者,“学校对于艺术的普及十分重视,而音乐课程是最基础的,学习此类课程,既是对紧张文化课学习的一种放松,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艺术文化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这便是历城二中最普通不过的一堂音乐课,这种音乐课每天都在音乐教室进行,但音乐课所体现出来的教师备课质量、学生参与程度等,均保持了高水准,而一堂堂高质量音乐课背后所反映出来的则是历城二中十余年如一日对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艰难初创到屡获大奖
艺术教育走过十三载

  时间回到2010年,彼时历城二中的成绩已让其名声在外,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教育也已经成为其金字招牌,唯独相对偏向软实力的艺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在这一年,如今的历城二中艺术团团长赵立秋调入该校担任音乐老师,而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却是成立舞蹈队。
  赵立秋回忆当年的那段日子颇为感慨,因为舞蹈队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充满艰辛。首先是人的问题,那时接触过舞蹈训练的学生并非像如今这么多,要成立舞蹈队,赵立秋只能一方面尽力寻找有一定功底的学生。同时,对于在身材、力量上有一定潜力的学生也广泛吸纳入队;人员有了,还要有排练时间。那时的学生也并非像现在每天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排练只能在课后“见缝插针”。赵立秋为了陪学生们训练,也将家搬到了学校,与学生们同吃同住,以此获得最大的排练时间。
  两年的努力最终为历城二中舞蹈队带来了第一个奖项。2012年,原创作品《梦荷》拿下了山东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获得泰山文艺奖。舞蹈队的成功也为历城二中艺术教育带来了曙光。与此同时,合唱队、国乐队等艺术社团也相继成立,各种艺术课程如雨后春笋,很快在学校成燎原之势。
  2017年5月13日,历城二中艺术团正式成立,在赵立秋看来,这意味着历城二中艺术教育质的转变,“我们此前一直叫‘队’,但从‘队’发展成为‘团’,就意味着要有理念的提升、培养模式的提升。”
  2018年,历城二中首先建起了全国领先、设施一流的“闻韶艺术馆”,内设可容纳1500人的专业礼堂、可容纳400人的专业音乐厅、30间高标准琴房、50余架钢琴、3个器乐排练厅、5个现代化舞蹈房、3个专业合唱排练厅及7间音乐教室。由此,艺术教育有了固定的空间。
  在师资上,艺术团突出价值贡献、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内部沟通机制,优化教师成长环境。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培训活动,深化教师政治、职业、专业三方面素养教育。截至目前,历城二中有艺术教师40余人,外聘专家50多名。
  在学生选拔上,艺术团也有了更加系统、完善的标准,一些真正热爱艺术、具备潜力的学生被发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训练时间也被固定下来,一切步入正轨。
近些年,历城二中艺术团不断斩获大奖。今年初,艺术团奖项再扩容,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器乐作品《圣韵——为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而作》和舞蹈作品《黄河岸边芦花开》荣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和全国优秀创作奖。
强课提质,以点带面
艺术教育覆盖全校学子

  艺术团发展佳声频传,但归根结底,艺术团所教育的对象,仅仅是一部分有特长或有意走艺术这条路的学生,那些处于艺术团之外的大量学生,对于他们的艺术教育又该如何做起?
  赵立秋介绍,基本的艺术课程是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历城二中潜心研究教学,探索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艺术课堂。创新和完善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艺术课程体系,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艺术课程研发和落地具有战略性、系统性、计划性,其中包括研发校本课程、制定配套测评方案、做好课程跟踪和管控、创新艺术活动等等,真正实现强课提质,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现有艺术类课程体系基础上,历城二中抓好强课提质,持续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素质、向课堂要质量。在管理上抓教师、抓常规、抓教研、抓信息化,每个级部成立备课组,备课组长组织组员能做到每课一教研,上好每一堂课,发挥集体智慧,现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已开发十余种音美校本课程。所有内外部专业教师、专家做到统筹管理、资源共享、集体提升。注重小初高三学段统一管理、互相链接促进,发展至今,构建了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大美育共同体。
  与此同时,历城二中探索将高雅艺术带进校园。“全校的孩子都不用走出历城二中的校门,而是让最专业的团队走进历城二中,比如曲艺、京剧、吕剧、舞剧、歌剧,在校内就能看到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艺术”赵立秋说道,“这种艺术的欣赏并不一定是要培养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而是让他们对这些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看得多了,审美就有了。”
  据介绍,目前历城二中每年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大概在15到20场,这些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普及。
  除了引进高雅艺术,作为校内艺术教育高地的艺术团,也在以自己的能力去为全校学生的艺术教育作出贡献,赵立秋将之称为“以点带面”,一个直观的例子便是导赏音乐会活动的举办。
  一种乐器,它有什么样的历史,它是什么音色,它在团队里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历城二中在教育中并非简单的播放一段乐曲,而后讲解一通了事,而是通过自身的艺术团去实际演奏,台上台下皆为历城二中学子,可能台上的某位乐手就是台下某同学最要好的朋友,由此,台上的学生很自信,台下的学生看了之后也能有一种目标感,艺术的种子便在学生之中生根发芽。
不能仅限于学生受益
艺术教育要惠及社会

  艺术教育如今完全可以称之为历城二中的另一块金字招牌,但艺术教育并不止于学校,历城二中目前也正在通过让艺术团走出校门的方式,将艺术教育惠及全社会。
  以艺术团的导赏音乐会为例,台下坐着的并不只是历城二中的学子,历城区其他学校有相关社团的,也会带着学生一块来聆听,艺术团正在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与此同时,艺术团的老师们也在广泛走进历城区其他学校,以自身过硬的艺术素养为他们的艺术教育送去指导以及一些乐器、音箱上的物质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以来,历城二中每年还都会组织艺术团的教师走进四川大凉山进行公益支教,历城二中音乐教师、“省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左彬在那执教音乐鉴赏课,他通过轻松的互动讲课方式,将非洲音乐的发展史、与其他音乐的不同以及独有的音乐特性等,呈现在山里娃面前。同时,艺术团还与当地老师建立了密切联系,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研讨、学习。
  历城二中也与社会上的一些艺术爱好者建立了紧密联系。2018年12月,在历城二中艺术团的支持下,恒大爱心合唱团正式成立。五年来,合唱团在历城二中专业老师每周不间断的培训指导下,多次代表社区参加交流演出和学习,充分展现泉城市民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艺术素养,不断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合唱团已经拥有成员100余人,设有合唱队、女声队、男声队、混声队、走秀队等13支队伍。2021年5月,在第七届济南国际合唱节合唱比赛中荣获老年混声组金奖。
美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
致力打造校园艺术教育高地

  作为艺术团团长,赵立秋回顾历城二中艺术教育发展历程,她有一个感触,“最大的变化是艺术教育过程中的‘育人’越来越多,学习艺术有的时候并不一定就要走专业道路,但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学生培养出的修养以及坚韧、吃苦耐劳的精神,其益处会远远超过他所学习到的技术技能。”
  诚如赵立秋所言,历城二中在未来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也更加看重美育的功能,有意全面盘活增量、用活存量,创造各种条件,创新各种形式,通过健康向上的艺术审美活动,更好地体现艺术教育陶冶情操、培养思想觉悟、提高审美修养的育人价值。
根据规划,未来历城二中仍将致力于打造艺术教育高地,重视学科课程的结构化建构,在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式转变、课程资源开发、学科教学评价、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激发学科发展活力,确保学科基地的辐射推广价值,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多样化有特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方面,历城二中将通过团队培养、活动创新、专业拔高、学生艺术素养提高与展示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点突破,多点开花,树牢擦亮历城二中艺术品牌和名片,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学校对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舞等一流高校的艺术生画像,明确对艺术特长学生培养的高目标、高要求,对种子艺术生进行定向培养,争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