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南采油厂坚持项目化推进、全过程优化、全方位质量监督
精细油层保护,提高单井产能
2022年06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29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许庆勇 朱海婷) “替浆返出液达标,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近日,在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平方王2号井台,工艺研究所孙熙春密切观察滨4-8X011井井口浊度仪上的数字变化。
  替浆用的入井液,是经过精细处理,浊度值保持在30NTU (浊度单位)以下的同区块采出水。“对于入井液而言,30NTU以下就相当于‘纯净水’了。”孙熙春说。
  今年以来,为持续扩大效益建产规模,滨南采油厂对标海洋采油厂“少井高产”建产模式,紧盯“单井产能提高10%”目标,强化项目化推进、一体化运行,做好油层保护、工艺优化和过程监督,探索建立具有滨南特色的高效提产投产体系,全方位推进油层保护,单井产能提升见到显著效果。
  他们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单井大幅提产项目组,结合油藏实际强化经验学习,按照“先试点蹚路、再全面推广”的思路,大力应用精滤入井液、大排量替浆、大液量洗井、优选负压射孔、强磁打捞残屑、井筒刮洗清洁、储层解堵增产七大油层保护配套技术,率先打造平方王3号井台高效提产示范区,逐步蹚出一条适合滨南油藏、具有滨南特色的“少井高产”新路。
  为提高入井液质量,避免堵塞、污染油层,他们大规模应用入井液处理系统,来自同区块的采出水首先进入沉降池,加入提前经过实验、筛选、配伍优选出的试剂,实现悬浮物初步沉降,再调整采出水PH值,使其接近中性,避免注入地下造成油井“水土不服”。接着,经过气浮装置进行二次沉降,最后用10微米的滤膜过滤沉淀出的杂质后,注入储水池备用,水的浊度值达到30NTU以内。
  按照设计要求,射孔施工前需要给井筒“洗个澡”,也就是刮洗。以往,刮洗用水是井筒容积的两倍,现在平均刮洗用水量提高到120立方米以上,刮洗排量从每分钟0.4立方米提高到0.8立方米,直到出口水质在30分钟内连续测试3次,浊度值均达到30NTU以下,确保井内残余泥浆和套管内壁残留物全部替出,避免污染射孔井段。
  射孔施工后,在井筒壁留下的弹孔边缘有金属毛刺,不清理干净会堵塞油流通道,同时金属毛刺脱落会造成后期抽油泵固定凡尔漏失。为此,他们让旋流刮管和强磁打捞“强强联手”,旋流刮管器把入井液旋转引入井筒,进行“涡轮”式冲刷,洗下来的射孔残片和碎屑随时被强磁打捞器吸附,单井平均打捞铁屑2.8千克,有效畅通了油流通道。
  此外,该厂专门引进“第三方”专业监督——石油工程监督中心监督人员24小时驻井,将施工工序细化成13大项、75小项标准,通过表单化过程管控、重点环节专项检查、问题销项闭环管理,建立起了“石油工程监督中心+油气井下作业中心+采油厂+管理区”的四级监督体系,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督,确保了作业全流程、高质量运行。
  应用油层保护技术后,3号井台负压射孔18口,溢流率66.7%。此项工程从平方王稀油油藏已推广至单家寺稠油油藏,在单6-18-2井区的7口稠油油井均采用了“全过程油层保护”工艺,实施后完成设计产能的142%。目前,该技术正在平方王2号井台推广应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