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千年未变,时代已万象更新。十年来,东昌府区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解决了许多以前悬而未解的难题,攻克了许多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困难,干成了许多以前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实现破题起航。
中共聊城市东昌府区委书记马军权表示,这十年是东昌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十年,也是攻坚克难、积厚成势的十年。
记者 陶春燕
通讯员 王忠友
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经济总量、增速实现“双提升”。全区生产总值节节攀升、拾级而上,连续跨过3个百亿台阶,由2012年201.6亿元,继2017年迈入300亿级、2019年迈入400亿级大关之后,2021年历史性迈入500亿级,达到524.4亿元;年均增长7.5%,保持中高速增长。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03.3亿元、334.3亿元、46.2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4倍、2.5倍、4.5倍,年均分别增长4.1%、10.7%、18.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817元,居全市第一。全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居全市第一,均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总量的近四成。
获得中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100强,先后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分别位居第77位、92位、96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记载了历史,穿城而过的运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东昌府的经济实力实现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核心竞争力、发展影响力迈上了新台阶,正以坚定、豪迈的步伐大踏步走向未来。
坚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发展质量成色更足
三次产业占比由2012年的15.2:40.2:44.6调整为2021年的6.3:21.1:72.6,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制造业水平稳步提升。拥有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的21个,形成新能源汽车、轴承及保持器、高精管材、高端装备四大主导产业。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以聊云数据湖、华为数字产业赋能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聚集区正在加速形成。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引进银座、万达等商业综合体,北关街华丽绽放,东关街、米市街初现风姿,铁塔商街已开街,形成“有时尚商业气质、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水城民俗记忆、有魅力城市风貌”的特色商业街区品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到98家,数量全市第一,河姆渡成功申报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获评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
发展后劲蓬勃有力。高新技术企业由6家增至51家、增长近8倍,拥有市级以上科创平台40家,获评全省创新驱动示范区。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建立“1+9+N”工作机制,巴龙国际物流产业园、京东(聊城)数字智能物流港等项目落地建设,今年1—8月份,96个区级、16个市级、13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均超过序时进度。事不避难,久久为功。东昌府正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昂扬斗志,扛牢责任、抢抓机遇,和105万人民群众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坚持科学谋划协调推进
城乡变化日新月异
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具有东昌府特色的新路子。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市前列,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16个。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07个,省级以上森林村居(乡村)9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794.5公里,县乡道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4.2%,优良以上农村公路比例达到79.5%,行政村客车通达率100%,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市更加美丽宜居。系统推进城市更新,城区棚户区基本消除,5万余名群众喜迁新居,一批市政道路、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完善“15分钟生活圈”,健全交通出行、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加快生活服务设施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可期、可触、可感。高铁新区启动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力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全国文明城市,聊城“首善之区”建设持续深化。寸寸光阴,十年成金。经过全区上下接续奋斗、共同努力,城市更精致、农村更美丽,群众的幸福感也更强烈。
坚持纵深推进改革开放
发展动力活力迸发
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聚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接连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等突破性改革,全力打造“东昌微帮办”、“小易”工作室、“4012”服务品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达到17.5万户、实现翻番增长。经济和生态文明、民主法治、文化等六大领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谋划推进信义东昌府、安全生产协会、信访工作机制改革、“首善之区·一诺千金”等一批具体改革事项。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加快融入“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交、中化、易华录、旷视科技、华为等企业落户东昌府区,十年来引进项目845个,到位资金635亿元。
大力开拓RCEP新市场,深化与日韩、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十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57.2亿元,同比增长72.7%。积极组织参加青岛峰会、投洽会和进口博览会等招商活动,今年1—8月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3268万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改革永远在路上,开放没有休止符。东昌府正以改革开放持续激活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与时代共鸣最强音。
坚持推动普惠均衡之变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2020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4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2万多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民生实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果断处置突发疫情,从严从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四史”教育,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市书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活动实现全覆盖。
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平安东昌府、法治东昌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不断巩固扩大,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东昌府将释放更多的民生红利,绘就更美的民生画卷,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坚持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行点面结合、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机动车、餐饮油烟和扬尘等领域专项整治,2021年较2016年,空气优良率提高19.8个百分点,PM2.5浓度由83微克/立方米降至46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6天降至1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日常品”。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科学“治水”,升级“治、用、保”体系,市控以上断面全面达到地标V类水标准,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城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深入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圆满完成辖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以实际行动确保了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扎实推进“四减四增”行动,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建设,如期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十三五”能耗强度控制目标。繁星朵朵是梦想,山青水秀有希望。东昌府正在全力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东昌府区委获得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荣誉称号。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在重大任务、重点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着力建设“四专”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强基固本行动,深化“抓镇促村”责任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建好用好“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弛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保争提做”专项整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干部更加清正、政商更加亲清、社会更加清和、生态更加清朗。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东昌府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意气风发地迎接美好的未来。
梦想照亮前方,奋进正当其时。东昌府区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六个新聊城”建设,努力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