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 意义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重视性显著提升,需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究新时期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模式的构建策略,有利于提出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由此可见,本文围绕“新时期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模式的构建”展开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1.1提升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品生产的规模显著扩大,产品制作者为提高生产效率,将重心放在提高技术上,对提高产品文化内涵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少,而产品消费者更重视产品价格,对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关注,这就使得社会风气越加浮躁,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可。通过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借助非遗将各个民族联系起来,使群众能够从非遗中汲取力量,在时代的浪潮中保持良好的定力,更好地面对市场经济,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1]。
1.2提升国家软实力
为促进社会长久稳定发展,既要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便提升自身实力,做到维持社会稳定和谐,抵御霸权国家的侵略,也要对国家软实力进行提升,利用文化凝聚人心,使群众保持积极的态度参与国家建设,实现人民与国家的共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可以帮助群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抵御精致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成为专业能力强、信仰坚定的综合型人才。文化馆需要明确自身在非遗保护中的职责,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不断优化,从而提高非遗保护工作的水平,推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2.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存 在的问题分析
2.1非遗保护的经费不足
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农村地区,为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效果,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做好非遗的普查工作,将有关非遗的数据和资料收集起来,做好建档工作,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非遗进行保护。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非遗保护的经费比较紧张,即使文化馆做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依旧无法解决问题,使得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非遗被破坏、相关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使得非遗保护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受到影响[2]。
2.2非遗保护缺乏专业人才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必须配备专业的人才,确保工作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较高的职业素养,结合非遗的特点来制定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非遗被破坏。目前文化馆的人才数量较少,老专家逐步进入退休的年龄,年轻的工作人员存在专业能力不强的状况,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不足,无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保护措施,且实践经验匮乏,使得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
3.1加强非遗保护的宣传工作
根据以往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情况来看,群众不愿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足,这就必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调动群众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
第一,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传递给群众,使群众能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主动参与非遗保护,提升非遗保护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例如:在戏剧这一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戏剧的知识内容,方便群众浏览信息,还可以将戏剧表演录制成视频,之后将其发布到新媒体平台。可以定期开展“戏剧知识”竞赛活动,群众以在线回答、填写问卷的方法参与活动,并提供适当的比赛奖励。通过这一方法能够促进群众学习戏剧知识,加深群众对戏剧的了解,为非遗保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较强,可以促进戏剧演员和群众的沟通,使非遗宣传工作的效果得以提升。可以利用互动栏目来提高群众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让群众讲一讲自身对戏剧的了解,想要了解戏剧哪方面的知识,或是著名戏剧演员的现状,方便工作人员对戏剧内容进行合理安排[3]。
第二,应做好教育工作,定期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调动群众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在“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中,群众主动配合文化馆做好各项工作,使非遗保护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开展专项大赛,吸引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文化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群众基础和场地优势,开展书法比赛、剪纸比赛、戏剧比赛等专项比赛,营造出良好的非遗文化氛围,促进非遗喜好者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3.2做好普查摸底工作
在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时,首先就要做好非遗的普查摸底,以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使非遗保护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部分地区的非遗种类较多,必须充分了解非遗的现状,将有关非遗的资料收集起来,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需要对已经评定县级、省级、国家级的民族民俗艺术保护项目的档案进行整理,将其输入到数据库,并做好申遗工作,对普查出的非遗项目进行科学评定,之后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只有做好普查摸底工作,才能够对非遗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确保非遗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及科学性,防止出现非遗被破坏的情况[4]。
3.3加强内部组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机构,文化馆应做好宣传工作,强化非遗保护意识,确保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保持积极的态度做好非遗保护,提高非遗保护的工作效率。同时,需要对各级之间的文化馆建设项目进行强化,开展全国范围的非遗保护工作。而文化馆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加强与文化管理部门的沟通,以便对非遗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尤其要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资金充足,并鼓励个人及企业对非遗保护项目进行捐款,使群众能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通过对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强化,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非遗进行保护,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数据完整,杜绝出现信息数据丢失等情况。此外,应建立非遗展览的场所,方便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5]。
3.4加强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
在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传承人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数量一直稀少,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足,再加上传统手艺的盈利难度较大,使得年轻人不愿接受传统手艺。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大量的非遗项目处于缺少传承人的境地,给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基于这一情况,必须加强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与老艺人的沟通,鼓励老艺人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扩大收徒的数量,使自身的手艺能够得到传承。其次,需要加强与艺术院校的沟通,将非遗项目融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非遗,对非遗产生兴趣,并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需要为非遗的人员提供政策或资金上的补助,使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困难得到解决。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发挥法律对非遗的保护作用,鼓励群众接受非遗,严肃处理破坏非遗的行为,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强化对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了解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现状及问题,采取合理策略构建新的工作模式。具体来讲,在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中,应加强非遗保护的宣传工作,做好非遗的普查摸底工作,加强内部组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以此保障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效果,全面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巩兵兵.文化馆在地域性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功能[J].丝网印刷,2022(10):88-90.
[2]韩晓华.关于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2):169-171.
[3]康洪瑞.基层文化馆在保护传承当地非遗的功能作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5):90-91.
[4]陈甜甜.基层文化馆非遗扶贫路径探析[J].大众文艺,2020(10):25-26.
[5]旦知草.基层文化馆在保护传承当地非遗的功能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4):146.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