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崔寨组团蝶变新生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起步”新篇章
2024年09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金秋九月,迎来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5周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也已经迈入获批成立的第4个年头。上半年,济南起步区11项指标增速列济南市前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张浩 济南报道

规划引领
新城风貌日新月异

  行走在起步区内,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提效,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用加速释放。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崔寨组团现代产业新城蝶变新生,孙耿、太平组团重大项目、园区载体加快落地运营,“南城中镇北乡”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成形。
  9月19日召开的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起步区专场表示,起步区建设已经全面拉开框架,新城拔节生长。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起步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战略基石,精心构建了“1+4+16”的多层次、系统化规划体系,确保每一步发展都精准对接未来需求。同时聘请重点地区总规划师、总策划师、总景观师,以他们超前的视野和深厚的专业造诣,为这片土地绘制了一幅“田园都市、生态宜居”的宏伟蓝图。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规划图纸上,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致力于实现“田园与都市交融、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和谐景象。
  突出三个“优先”,生态、交通及基础设施先行,起步区为新区发展全面铺路。在交通建设领域,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建设正在收尾,通往大桥的零点立交正加紧建设,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凤凰大桥等跨河通道如巨龙般横跨黄河,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南北两岸的通行时间,更成为促进区域经济融合的重要桥梁。轨道交通7号线的加速推进、有轨电车T1号线的突破性进展,以及黄河大道一期的顺利通车,共同编织起一张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为起步区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这些交通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区域的交通便捷度,更为起步区的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起步区还紧抓重点区域突破,以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推动总部经济区、都市阳台国际学校、综合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快速推进,不仅为起步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这些项目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起步区的版图上,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创新驱动
新动能蓄势待发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起步区深谙此道,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自获批设立以来,起步区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加快上下游配套招商,推动产业链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起步区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济南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作为智能车产业的代表,短时间内便展现出强大带动作用。2023年生产新能源车超过24万辆,今年将力争突破30万辆,与之配套的比亚迪半导体芯片和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零部件项目陆续投产,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黄河北岸逐步形成。
  氢能源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的正式投产,标志着起步区在氢能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落地企业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供能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车用燃料电池系统3条生产线,首批56辆搭载起步区产氢能电池的商用车上路运行,氢能无人机、氢能助力车完成研制,氢能撬装站、综合能源站加快布局,氢能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多条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和氢能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为起步区打造氢能产业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起步区产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光伏太阳能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爱旭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顺利开工,年内实现首块组件下线。新引进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将打造全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科技示范工程,为起步区乃至全省的光伏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撑。起步区立足全市项目深化年安排部署,相继制定实施《起步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编制《山东未来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持续发力重点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开放合作
黄河新城活力四溢

  起步区坚持“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
  依托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园区平台,起步区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优质产业转移,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要素资源对接和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引进黄河流域民营经济创新总部基地、高能所大科学装置关键设备研制及生产基地等优质项目29个、总投资266.7亿元。用好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载体,打造黄河会客厅,累计举办各类展会十余次,近期刚刚举办了第22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吸引了近2000家参展商参展。
  此外,起步区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深化与新加坡等国家的经贸合作。山东(新加坡)企业服务中心的启动运营、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的揭牌成立以及雅遇公寓等项目的加快建设,都为起步区与新加坡的深入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起步区还深耕“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合作平台,拓展与加勒比国家的经贸往来,组织鹊华观澜会等交流活动,将起步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至全球范围。这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起步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绿色为基
赋能新区美好未来

  聚焦国务院批复“四个新”目标定位和“五个着力”发展要求,起步区以“绿”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起步答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起步区实践新篇章。  
  黄河流域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经济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仅事关幸福河建设,而且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起步区始终不忘生态优先的初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规划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的起步区,犹如一颗镶嵌在黄河北岸的绿色明珠,熠熠生辉。
  据悉,起步区已开工建设黄河生态风貌带和7条生态廊道,绿地总面积达到258万平方米。近日,济南起步区黄河生态廊道防护林及苗圃工程(济南黄河大桥至凤凰路黄河大桥段)二期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为市民提供了又一个亲近自然、享受生态的好去处。同时,起步区还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水质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3.4个百分点,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绿色城市建设方面,起步区更是下足了功夫。从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多个领域入手,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辖区内所有公共建筑和安置房均采用清洁能源供暖,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米。此外,起步区还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投用全省首座半地下花园式生活垃圾转运中心,新能源环卫车占比超过76%,为市民提供了更加清洁、高效的垃圾处理服务。这些绿色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起步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更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