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新景入画来,“两河明珠”正璀璨
75载风光巨变,见证聊城新发展
2024年09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5年,弹指一挥间;75年,沧桑焕新颜。
  黄土风沙臣服于运河岸边的杨柳依依,破落的老街旧巷被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所代替,“行路难”的怨叹永远地成为了过去,曾经荒凉满目疮痍,如今繁荣宜业宜居。75载筚路蓝缕,聊城,从一座贫弱饥困的风沙之地发展成为了如今文明富足的现代化城市。
  两万七千多个日夜奋斗不息,时间匀速流动,城市加速建设,一代又一代的水城儿女,在昂扬奋发的进取中,定格下一座北方城市的积极进取。


  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聊城市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田晓涛 陶春燕 聊城报道

从“车马慢”到“高铁快”
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件事,至今谈起仍不轻松:1993年,70多吨重的变压器从济南运来,却没有一条路、一座桥堪以承受。待他们耗资500万元加固桥路运达目的地后,才发现:两个小时的路竟走了半年多。
  行千里,始于交通。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没有一条水泥公路,更不用提铁路,交通难题如同一副沉重枷锁,压得聊城人出行艰难。1996年,聊城市正式提出了“借路兴聊”的重大战略,同年,京九铁路的通车运营,架起了通向大江南北的“金桥”,这条“钢铁巨龙”,点燃了“天下不敢小聊城”的豪情。曾几何时,“黄金大十字”的雄伟令人振奋,出聊城市西北5公里,“京九”“邯济”在此握手相会,济(南)聊(城)馆(陶)高速公路立交桥飞越其上,三线相叠,承载起聊城发展的希望。
  致广大,依靠交通。2023年12月8日,在600万聊城人民的热切期盼中,济郑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时速350公里,将聊城再次送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道,正在加速建设的雄商高铁和筹谋规划的聊邯长高铁,更是打开了以聊城为轴点的发展新格局。2024年,5条高速同时在建的空前局面出现,聊城机场的扎实推进让聊城人步入“航空时代”即将不是梦想。高速成网的“长度”,高铁叠加的“速度”,飞机起降的“高度”,浓缩着聊城交通蓬勃发展的轨迹,必将开启新一轮的灿烂辉煌。
从“想吃饱”到“能吃好”农业变化翻天覆地
  鲁西平原,千里沃野,万顷田畴,离不开一个本固邦宁的“农”字。
  新中国成立后,聊城人有过很长一段凭“票”吃饭的日子,小小的一片薄纸,直接关系吃饭的权利,农业生产力低下,“吃饱饭”并不容易。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沉寂的聊城大地注入了蓬勃生机。“交了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57万农民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不觉苦累,积极性迸发,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迅速增长。2023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二十二连丰”,粮食播种面积连续7年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10亿斤以上。
  从莘县的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翠绿的秋延迟黄瓜13个时辰后就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从聊城走出去的莘县蔬菜,在当地受人青睐,被称为“靓货”。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聊城农产品商品率并不高,尤使人汗颜的是,享誉国内外的“莱阳梨”,“娘家”却在茌平县;冠县鸭梨走向市场时不得不穿上河北的“嫁衣”。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食不果腹到粮食、瓜菜菌、肉蛋奶产量均居全省前列,60万亩“吨半粮”产能区建设如火如荼;从靠天吃饭、知天而耕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普及;从饮食单一、品类缺乏到农产品供给丰富,“聊·胜一筹”享誉全国,聊城人追逐着“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实干之光”,不断变革、探索、创新,农业成就不断刷新,牢牢端稳了饭碗。
从“小而弱”到“大而强”
制造业强市向新逐强

  2023年5月20日,吉尔吉斯斯坦采购的1000辆中通客车首批车辆在聊城下线,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亲自来聊“提车”,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但在75年前,聊城没有一辆公交车,1958年,当40名员工面对着新成立的“聊城地区车辆修理厂”,难以想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制造的客车将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
  过去,聊城的工业是“小”而“弱”。1992年,山东省考核的8项工业经济指标中,聊城有5项处于倒数第二位,有3项居倒数第三位。但聊城不服输,通过不断改革,以发展强底气,全市工业成功实现了重大突围,园区工业迅速发展,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重点企业茁壮成长。
  2019年至今,聊城市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纵深推进链长制,打出强链延链补链组合拳,“一业一策”提升12条产业链,铁路输电设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绿色功能铝、智能锻造(轴承)等4个产业分别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特色产业集群。2022、2023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75年的时间,聊城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202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26.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200倍;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49年的0.1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44.62亿元。数字的背后,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升华,展现了这座城市以奋进壮骨气,以斗争扬志气的蒸蒸日上。
从“风沙地”到“锦绣城”
江北水城踏歌而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历史上,聊城经历6次黄河改道,再加上引黄灌区留沙等方面因素,形成了大面积黄河故道沙化区,曾一度成为全省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75年来,聊城人民一直没有停下防沙治沙的脚步,终于筑起了一片绿海连天,风静沙息,黄河安澜。
  聊城人顺水而居、向水而生,世代畅享近水、亲水、乐水的诗意生活。作为北方最大的城内湖,东昌湖像一枚翡翠遗落人间,惹人沉醉,但以前的东昌湖却是一汪碱滩,满目荒凉,当年前来视察的一位老领导曾遗憾地说:“东昌湖像位漂亮的大姑娘,可惜穿了身破衣裳。”聊城自1997年撤地设市以来,一直把对东昌湖和京杭运河聊城段的开发改造,列入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改造东昌湖、徒骇河等城市亮点的工程不断开展,打造出“龙凤戏珠、玉带环城”的结构布局,让江北水城这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
  2015年,随着信发集团7座凉水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地,聊城拿出铁腕手段向环境污染宣战,还给人民绿色家园。城市是流动的诗画,碧水蓝天作点缀,不可或缺,如今在聊城,长在水里,美在处处。水上古城环湖而居,古朴典雅;口袋公园推窗可见,平添趣意,树木葱茏绿荫遍地,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稳步提升,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万象更新,来日方长。
  山高路远,止不住行者征程;春秋几变,篆刻鲲鹏轨迹。75年沧桑巨变,时间的年轮上,刻印着这座城市敢于拼搏的勇敢,拔除穷根的坚毅和决战决胜的豪迈。这座城市与代代人民在生生不息的奋斗里,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喜悦中,将再次掀开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描绘绿色发展的美好新希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